龍潭大池汙水整治有成 民眾樂看賽龍舟

端午3天假期登場,桃園市划龍舟競賽於龍潭大池舉行,民衆反映水質不差。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龍潭大池早年廣納家戶污水,優養化嚴重,雖經整治扭轉惡臭污名,但民代質疑,近期大雨期間垃圾流入,水面漂浮着寶特瓶、漂流木等,也擔心水質受影響,影響環境和休憩運動。環保局澄清,將持續監測水質,規畫在上游設攔截網,避免廢棄物流入。

桃園市長盃龍舟賽正在龍潭大池舉行,觀賽民衆表示,以前對大池的印象是髒亂騷臭,現在已改善不少,整體還能接受。中興里長彭石松則說,大池以前有民衆養鴨子,排泄物會製造髒亂,在市府與公所努力下,臭味已少很多了。

龍潭大池早期因污水下水道尚未普及,上游家戶污水排入溪流後,全都匯聚於此,15萬噸的池水因換水率差形同死水,優養化嚴重,臭味成爲周邊居民夢魘,直到市府2022年淨化設施完工運作,池水才改頭換面;近年更成爲龍舟賽場地。

不過,國民黨議員徐玉樹指出,大池水質淨化是靠上游環教園區3套抽水系統,每套系統每天能抽5000噸水;去年民生路大排污水匯入後,他擔心在有限的處理量能下,污染來源增加了,很難不懷疑效果沒打折;最近大雨期間,寶特瓶、塑膠袋、漂流木等,隨着大水流進大池,影響環境與水質,龍舟隊訓練也被迫暫停。

民進黨議員張肇良說,龍潭大池整治有成,歸功於前市府投入數億元的成果,現任市府應妥善維護,做好清淤工作,維持水質與環境。

環保局表示,民生路大排污水導入淨化設施,原本就在龍潭大池水質改善計劃內,淨水設施每日最大處理量可達1.8萬噸,除了每座抽水系統5000噸,還有3000噸專門處理民生大排污水。

環保局強調,設施啓用之初就已着手處理大排污水,淨化過後纔會放流進大池,將持續監控水質;爲避免垃圾隨大水流入大池,將規畫在上游設攔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