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賽評老山稱Faker「大飛老師」被Threads炎上...網掀正反論戰
遊戲角落合成 圖/FB @mountainlol;Flickr @lolesports
《英雄聯盟》賽評「老山」昨(21)日播報 LCK 季後賽 T1 對決 Gen.G 遭部份網友炎上,認爲他不慎對 Faker 使用侮辱性的稱呼,以及不應出現在官方平臺的黃色梗,而目前老山已於社羣平臺致歉。
●事件經過
T1 對決 Gen.G 第五局開場出現約 15 分鐘的暫停,主播賊克與老山閒聊到選手的綽號與典故;提及 Faker 外號時,除了提到「不死大魔王」以外,老山則表示「不是什麼『大飛』嗎?大飛老師。」
賊克隨即提醒「那個已經是後面的了,不好聽的了。後面大家其實都改叫『飛老師』、『李哥』了。」老山接着說「對啊,還有什麼『白天看着 Faker 打,晚上也看 Faker 打』。」
●「大飛老師」是對 Faker 的蔑稱?
「大飛老師」一詞源自中國《英雄聯盟》社羣,原先是一名影片創作者「蕪湖大司馬」因影片幽默風趣而一度被粉絲稱呼爲大司馬老師。
然而,大司馬後來實力嚴重下滑卻嘴硬不承認,再加上辱罵隊友等事件導致名聲變差。由於中國網路文化常以「馬」來諧音「媽」,於是中國社羣上將其蔑稱爲「大司」,省去「馬」藉以罵他「沒有媽媽」。
而在 2022 年 MSI 季中邀請賽,T1 在冠軍賽 3: 2 輸給 RNG,賽後 Faker 賽後受訪稱「並未對任何 RNG 選手感到印象深刻,只覺得輸掉很可惜」讓部份中國觀衆認爲 Faker 就像大司馬「年紀大、玩得差、嘴硬不承認」,中國賽評組合「德雲色」則稱 Faker 爲「大飛老師」,將此蔑稱發揚光大。
另外,由於 Faker 是單親家庭,從小被父親撫養長大,因此「大飛老師」在部份激進中國觀衆眼中,也是暗暗辱罵 Faker 從小沒有母親。
●「白天看着 Faker 打,晚上看着 Faker 打」
相較之下,「白天看着 Faker 打(遊戲),晚上也看着 Faker 打(手槍)」含義較單純,是網路上口吻較惡搞的黃色梗複製文。
Faker 雖然在 2017~2022 無緣世界冠軍,但在 2023、2024 年卻又連拿兩冠,讓大量中國觀衆不得不服其實力。不過,社羣后續出現「大家都說 Faker 很難打,我剛打了一下也沒那麼難打啊」的惡搞性質說法。
另外,近期由於出現一名與 Faker 長得很像的中國擦邊型女實況主「莎赫兒」,讓這段成句又稍微復甦。
●正反意見統整
反方認爲「晚上看着 Faker 打」是對選手性騷擾,對選手不夠尊重;另外,老山應該對中國《英雄聯盟》社羣足夠熟稔,理論上得知道「大飛老師」是對 Faker 的蔑稱;即使真的不知道該詞含義,基於尊重選手原則也不應隨意在主播臺上發言。
但也有不少網友支持老山,認爲老山只是在講梗而非性騷擾選手。此外,「大」字在普遍中文、臺灣社羣語境下是稱讚,也並非所有人都熟悉中國社羣,因此使用「大飛老師」一詞屬於不知者不罪。
●老山的迴應
老山本人賽後已於臉書、Threads 等平臺致歉,表示自己並不知道「大飛老師」是蔑稱,而「晚上看着 Faker 打」當下只是講網路梗,並無性騷擾或不尊重選手的意圖,之後會更謹慎發言。
「我本身就是 Faker 的粉絲,對他一直只有尊敬和喜愛,絕沒有不敬。」老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