瑠公圳命案竟牽動陸、空軍權力板塊 演員張世也無緣將軍之子

臺北市1961年2月發生驚爲天人的「瑠公圳分屍案」,空軍少將柳哲生因被此案冤枉,斷送升遷之路。圖爲1930年代的瑠公圳。(圖/翻攝自農業部農田水利署)

如果沒發生瑠公圳命案,或許《搜查瑠公圳》電影主角、演員張世就不是「將軍」之子。看似不相干的人、事,冥冥中常有一條隱形的線相連,張世與瑠公圳命案就有一點這樣的味道。

發生在民國50年代初的瑠公圳命案喧騰一時,意外波及抗日空戰英雄柳哲生。警方搜索位於現今新生國小的柳宅,空戰英雄一夕被影射爲殺人嫌犯,連老蔣總統都關心,官邸頻頻去電詢問,讓警方破案壓力沉重。

空軍當時正準備發佈柳哲生接任警衞旅少將旅長,命案發生後人事命令留中不發,柳哲生的旅長最後莫名其妙飛了。

演員張世在《搜查瑠公圳》飾演悲壯受冤屈的將軍,原型人物正是柳哲生。(圖/伯樂影業提供)

警衛旅與防砲部隊是空軍最重要的地面部隊,負責各地空軍基地的安全,下轄8000餘人,雖非空軍主流,卻有一定地位,過去一直由非飛行軍官出任,柳哲生如果接任並形成慣例,恐斷了非飛行軍官的將軍之路。

前警衛旅旅長羅中揚就堅決反對飛行軍官染指警衛旅長一職,理由很簡單,飛行軍官在空軍發展機會很多,不差警衛旅長,但對非飛行軍官卻是唯一,一旦成真,對陸官出身的警衛旅軍官是重大打擊。

瑠公圳命案意外改變飛行軍官接掌警衛旅長,之後警衞旅長都是地面部隊出身軍官擔任。陸官畢業的張世之父張羽軍於民國60年代中期晉升少將旅長,當時張世還是國中生。

若當年柳哲生順利接任警衛旅長,恐斷送非飛行軍官的將軍路,演員張世的父親就可能無緣成爲將軍。(資料照/黃世麒攝)

張世在劇中飾演的將軍,就是某種程度的柳哲生。只是電影終歸是電影,情節許多是杜撰。

無緣旅長的柳哲生,退伍成立百樂冰淇淋,專做美軍生意,成績斐然,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