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未過!北市聯醫爆院內感染 11月下旬疫情再爬升

流感疫情高峰未過!北市聯醫爆院內感染,11月下旬疫情再爬升。(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國內流感疫情還在高點,醫師觀察,近日卻是肺炎的病患越來越多,北市聯醫醫師姜冠宇指出,最近急診沒有驗到,但是住院後陽性而導致院內感染的事件也開始發生,他指出,感染流感後,兩週內肺部巨噬細胞會降低非常多,有人從此「肺炎一直來敲門,且每隔一段時間就來敲門」,他強調,流感絕對不是單純的呼吸道疾病,仍應準時接種疫苗。

疾管署疫報指出流感疫情仍處在高點。(鄭鬱蓁攝)

疾管署疫情彙報指出,十月流感疫情都還在相對高點,且十一月下旬將再度緩慢上升,直到春節前到達最高峰。北市聯醫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觀察,最近肺炎的人不僅變多,急診沒驗到、但住院後陽性,造成院內感染事件也開始有了。

「流感絕非單純的呼吸道疾病,感染後兩週內身體仍處脆弱期!」姜冠宇表示,臨牀研究顯示,流感感染後短期內,心血管與代謝風險大幅上升。感染後3天內,急性心肌梗塞風險高出近10倍、腦中風風險增約8倍。

另外,流感盛行率每增加5%,心衰竭住院率上升約24%。糖尿病患者感染後異常血糖事件增加74%,肺炎風險更高出一般人7倍;氣喘患者中,八成曾出現急性惡化。

他也提醒,流感康復後兩週內,肺泡巨噬細胞比例會降低非常多,肺部防禦力仍未恢復,容易被細菌趁虛而入,「有人從此肺炎一直來敲門啊,每隔一段時間就敲門」,特別是肺炎鏈球菌爲首的細菌性肺炎,是住院長者最常見的併發症。「許多病人以爲流感好了就沒事,但真正的危險,往往在痊癒後2周。」

姜冠宇呼籲,民衆應及早接種疫苗,研究顯示,心肌梗塞後一年內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再發心血管事件風險45%,效果甚至優於單項降血壓或降血脂治療,屬於慢性病防治中的「二級預防」,也應留意營養與休養,減少感染機會與重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