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房價不再飆漲、高雄下跌!專家解析「穩中有跌」:短期內不易大漲
房市示意圖。圖/記者遊智文攝影
六都房價全面收斂 高雄成唯一下跌城市
政策轉向衝擊買氣 房市進入修正期
根據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實價登錄資料顯示,2025年1至4月六都住宅單價整體雖仍維持高檔,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勢已全面趨緩。
臺北市住宅均價正式突破每坪80萬元,達到81.5萬元,展現首善之都的保值實力。
不過,其他縣市則呈現不同的發展軌跡,尤其高雄市出現房價年跌4.3%,成爲六都中唯一下跌的都會區。
房價走勢觀察:漲勢收斂,高雄反轉
臺北市:均價站上8字頭,年漲幅雖縮小,但因都更與危老重建案帶動新供給,加上經濟機能完整,支撐房價續強。
桃園、臺南、高雄:仍維持2字頭房價區,其中桃園、臺南2024年年漲幅分別達16.7%、12.6%。
高雄市:2024年因建廠熱潮與新青安政策吸引大量投資,年漲幅一度高達19.7%。但2025年初開始修正,目前均價下滑至26.8萬元。
市場動能變化:從熱絡到觀望
張旭嵐指出,2024年上半年「新青安」優惠貸款方案激發大量剛性需求與投資買盤,使房價急速上揚。
但自2024年下半年起,央行陸續啓動信用管制政策,包括第二戶購屋限貸成數、取消寬限期、提高利率等措施,導致市場交易量明顯縮減。
2025年上半年房市持續低迷,預售市場轉爲觀望,不少先前購買預售屋的投資人因交屋轉售壓力,使價格出現鬆動跡象,尤其以高雄最爲明顯。
展望下半年:房價穩中有跌,置產族觀望撿便宜
目前央行限貸政策尚未鬆綁,且金檢力道仍強,房市整體氛圍轉向保守。
雖然價格並未全面下跌,但過去兩年急漲的區域,已有高點修正的趨勢。
房市進入修正期,不僅讓部分投資人退場,也讓自住或長期置產族視爲進場機會。
未來房價走勢將更受政策與區域供需基本面影響,短期內不易再現強勁漲幅,市場將回歸理性。
◎本文內容已獲 512news房市觀測站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