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產業放款2025年首見衰退 僅綠能、民生戰備維持成長

金管會統計,今年5月底國銀對六大核心產業放款餘額7兆9,691億元,單月驟減469億元,寫近半年最大減幅。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統計,今年5月底國銀對六大核心產業放款餘額7兆9,691億元,單月驟減469億元,寫近半年最大減幅,更是今年首現單月衰退的逆轉點,凸顯產業資金需求急凍。

銀行主管指出,5月臺幣急升,加上美國關稅政策未明、全球政經局勢丕變,使企業投資信心下滑,資本支出與營運資金同步縮手,導致整體資金需求驟降。

若以六大產業分別來看,僅「綠電及再生能源」與「民生及戰備」兩大產業在5月仍維持成長,其餘四大產業則全面轉爲負成長。其中又以「國防及戰略」與「資安卓越」產業減幅最大,單月放款大減583億元與449億元,對整體下滑影響最深。

銀行主管分析,國防戰略產業多爲傳產,如鋼鐵、塑膠、鍊鋁等;資安則以電子通訊與零組件爲主。5月適逢傳統淡季,又面臨外在不確定性升高,企業保守應對,資本支出明顯降溫。

相較「綠電及再生能源」及「民生及戰備」兩大產業則受惠於政府能源轉型政策,推升放款續增。資金主要流向電力供應業、石油與煤製品業等子產業。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包括:資訊及數位、資安卓越、臺灣精準健康、國防及戰略、綠電及再生能源、民生及戰備。此政策源於行政院2020年宣佈的產業升級方案,國銀也視爲「政策性放款」方向之一。

但5月單月放款重摔,使全年政策放款目標進度大幅落後。累計前五月新增放款僅716億元,不到全年3,800億元目標的兩成,銀行圈坦言,若下半年國際局勢未能穩定,全年是否能順利達標,風險已升高。

觀察前五月新增放款量,「綠電及再生能源」與「資訊及數位」新增放款各是799億元和740億元最亮眼;「民生及戰備」與「國防及戰略」則各增加347億元和309億元,也有穩定貢獻。

以放款餘額量來看,以「民生及戰備」產業居冠達4兆687億元,「國防及戰略」與「綠電及再生能源」分居二、三。

放款承作銀行方面,八大公股行庫仍居主力地位,截至5月底,合計總放款達4兆8,19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