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餐飲結業潮 商廈空置率創高 樑振英:不減租反害己
香港零售與餐飲業持續低迷,近期多家連鎖集團相繼結業,經濟實惠、售價低廉的兩𩠌飯生意卻越來越火紅,廣受打工族和市民歡迎。(中通社)
香港近期多家連鎖集團相繼結業,3至5月失業率也升至3.5%,是近兩年半新高,全國政協副主席樑振英早前促業主減租,他5日再指出,香港零售及餐飲業正面對艱難時期,商業樓宇空置率創歷史新高,呼籲業主順應趨勢調整租金,並提醒銀行需正視鋪位長期空置,對抵押品的價值「完全沒有幫助」。
另外,港府11月擬實施「粵車南下」計劃,初期每日開放100個配額,樑振英建議配額可以不斷放寬,亦可因應中港假期差異「錯峰」調節,並透過「小步快走」模式逐步擴大規模。他同時呼籲粵港兩地簡化「港車北上」通關程序,長遠推動「一地兩檢」,以便利香港和廣東的人流、物流等,促進大灣區融合。
綜合香港01、明報報導,樑振英在節目中指出,除了市民北上消費成風、外賣及網購模式改變消費習慣外,商鋪租金未能因應市場變化調整,亦是業界經營困難的主因。他直言,市場經濟的核心優勢在於其靈活調節的能力,若業主無視最新市場的變化,「最終受害的就是他本人」。
對於有地產商擔心減租會引致銀行「Call Loan」(提前收回貸款),樑振英反駁此爲「自欺欺人」。他指出,地產商需直面市場的實際需求,業主難以通過「等待」收到其心目中主觀要求的租金;銀行亦明白鋪位長期空置,而業主終有一日需面對市場,終於要減租,當中減租的幅度可能更大。
此外,香港3至5月失業率升至3.5%,爲近兩年半新高,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昨表示,這與過去20年平均數相若,又說失業情況與經濟有關,香港經濟正值轉型期,部分行業如金融貿易等表現理想,但建造、零售及飲食業等則較差。
早前有飲食業工會稱輸入外勞後本地僱員工作機會受影響,孫玉菡昨在港臺節目稱,明白大家關心輸入外勞是否因素,但整體而言外勞只佔勞動人口1%,沒造成顯著影響。
輸入外勞是否導致飲食業失業率較高的原因,孫稱飲食業流動性本就較大,當局有爲本地僱員設投訴專線,若本地工疑因外勞計劃受不公平對待可投訴。
香港零售與餐飲業持續低迷,近期多家連鎖集團相繼結業,經濟實惠、售價低廉的兩𩠌飯生意卻越來越火紅,廣受打工族和市民歡迎。(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