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成本濫訴」平臺!校事會議惹議 全教產籲儘速修法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於今(25)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校園事件處理會議」並整合「師對生」霸凌調查機制,上路2年卻淪爲零成本濫訴平臺。(全教產提供)

教育部2024年4月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推動「校園事件處理會議」(校事會議),並整合「師對生」霸凌調查機制,原意是保障學生受教權、加速處理不適任教師。然而,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於今(25)日召開記者會痛批,制度上路2年卻淪爲零成本濫訴平臺,校園恐懼氛圍瀰漫,教師人人自危。

全教產指出,家長或校內人士可輕易檢舉,甚至透過1999專線匿名投訴,造成案件激增,不乏校長藉機打壓異己。結果是認真教學、敢於管教的老師反成高風險對象,導致教育品質下降。

調查一案動輒花費至少3萬元,甚至達20萬元卻最後不成立。全教產建議,應要求檢舉人先繳保證金,若投訴無據,款項應挹注教師法律基金或納入《教師因公涉訟補助辦法》。

在程序面,教師一旦遭投訴常被立即「暫時停聘」,名譽與財產損失龐大,包括研究加給、獎金、特休假等均受影響,即使最後澄清,也無任何補償。全教產批評這是制度的「錯殺」,讓專業人才流失。更嚴重的是,校事會議幾乎由校長主導,調查委員專業不足甚至帶有偏見,草率報告即可斷送教師職涯,司法公正性蕩然無存。

全教產理事長林蕙蓉說明,現行規範未提供教師聲明異議管道,教師往往在被懲處後才得知指控內容,權益嚴重受損,部分調查過程錯誤百出,導致冤案叢生,許多教師身心俱疲。

全教產警告,零成本投訴引發惡性循環,教師不敢創新或嚴格要求,學生學習品質直線下滑。而今年適逢「缺師潮」,資深教師提前離職,年輕教師望而卻步,加上退休制度不利,教育專業尊嚴蕩然無存,教師工作逐漸淪爲「混口飯吃」的辛苦職務。

全教產呼籲教育部立即修法,建立合理檢舉與保障機制。林蕙蓉強調,教育是國家最重要的基石,當教師專業被踐踏,學生未來也將被掏空。若教育部持續裝聾作啞,這不只是教師的悲劇,更是國家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