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嘉專欄》開放陸客來臺旅遊 提振觀光經濟

旅遊業者認爲,兩岸觀光現仍有禁團令、橙色警戒需克服。圖爲旅行公會等團體要求解除禁團令。(本報資料照片)

去年12月中旬,在雙城論壇結束時,陸方代表上海市副市長華源說,將會努力推動開放上海市民赴臺灣旅遊;今年1月下旬,國臺辦宣佈將開放上海與福建人民赴臺灣旅遊。消息出來之後,當天臺灣的旅遊相關股票立即應聲大漲,因爲業者真的等太久了。可是沒想到,2月上旬,大陸方面派出踩線團來臺的時候,卻被民進黨政府拒絕了,理由是因爲陸方的代表不願意與我們政府部門的人見面。我們感到很納悶,開放觀光不是由雙方的小兩會商量一下就可以開放了嗎?爲什麼要強迫對方與我方的陸委會或海基會人員見面呢?

以前兩岸有正式連繫管道的時候,海基會與海協會見面協商或處理一些高層的事務,稱爲大兩會;而一些事務性的處理或協商則由小兩會來處理,其中屬於旅遊的事務性事宜就交由臺旅會和陸方的海旅會處理。現在兩岸關係不佳,陸方中止了大兩會的連繫管道,但是有一些事務性的事情,還是需要小兩會的協商。如果要開放大陸團客過來,也會有一些事務性的事情需要雙方觀光相關單位協商,但是僅此而已,其實不需要提高到大兩會的層級。但是我方的作法就是希望大兩會能接觸,其政治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能昭告世人,對岸如果不跟我們協商,就無法開放;而且,也會進一步顯示,就算沒有九二共識,兩岸仍然可以協商。但是陸方也心知肚明,當然不會落入民進黨政府的如意算盤。結果雙方就又僵在那裡。

另外一個議題就是臺灣旅客組團赴大陸旅遊的限制。臺灣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民衆有憲法保障的行動自由,因此即使在陳水扁總統時期,兩岸關係不佳,但是當時政府也沒有限制臺灣人民組團赴大陸旅遊。在疫情之前,臺灣赴大陸旅遊的人數每年都有500萬人次。沒想到,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政府宣佈禁止組團出國旅遊,2022年底宣佈全面開放,但是唯獨對大陸沒有開放。直到2024年3月到5月又短暫的開放了3個月。其後,2024年6月底,民進黨政府又再度藉着大陸公佈「懲獨22條」宣佈大陸爲橙色旅遊警戒地區,警告國人沒事最好不要去大陸旅遊。

然而,兩岸同文同種,大陸一直都是國人出國旅遊的首選。雖然政府對於國人赴陸旅遊多所限制,但是在去年僅開放3個月的團客赴陸旅遊,再加上一些自由行赴陸的旅客,去年全年臺灣民衆赴陸旅遊人數就超過200萬人次。顯然國人對於赴陸旅遊的需求很大,因此開放國人赴陸組團,對於提振國內旅遊業者也會有很大的效果。現在的情況是,因爲國人不能在臺組團赴大陸旅遊,因此就採取化整爲零的方式赴陸旅遊。可以想像,此種作法的旅遊品質無法保障,萬一出狀況也不易得到國內保險的支持。所以,政府也應該儘速開放國人組團赴大陸旅遊纔是,一方面可以讓國內旅遊業者有更多的生意可以做,一方面也可以讓國人赴陸旅遊得到更好的保障。

疫情過後的這兩年,臺灣幾個著名的景點因爲一些不同的原因,使得觀光業受到很大影響,包括花蓮、墾丁和日月潭等地方,觀光客人數比以前少了許多,如果開放陸客來臺旅遊的話,這些地方的觀光和經濟一定能很快被帶動起來。可惜的是,政府凡事都是政治掛帥,逢中必反,完全不在乎老百姓對於開放觀光的需求。更可議的是,當業者向政府反應,官員卻輕鬆的說,請大家稍安勿躁。問題是,業者處於嗷嗷待哺的情況,而政府卻一副無所謂的姿態。正是「政府不仁,以人民爲芻狗」的寫照。

(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