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傑左腕多處骨折 名醫:常見運動傷害「下一季還能打」
▲42歲的林志傑昨拚到左手腕骨折,賽後緊急送醫。(圖/記者杜奕君攝)
記者邱俊吉/臺北報導
籃壇知名球星林志傑昨於PLG職籃總冠軍賽第7戰左手腕骨折,肉眼即可見明顯變形,後證實左腕遠端橈骨、尺骨、舟狀骨等多處骨折,已於今凌晨緊急手術;由於他已42歲,球迷擔心這次受傷會否殃及籃球生涯。對此,醫師說,雖有多處骨折,但仍屬常見運動傷害,只要手術、復健得當,不會影響球員生命。
職業運動打到超過40歲屬極少見特例,而林志傑又深受球迷喜愛,大家都覺得「看一場少一場」,雖日前才敲定他將續戰2025-26賽季,但昨日看到他受傷退場,難免擔憂這會不會成了「最後一舞」。
對此,國內知名運動傷害專家、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說,他特別去看林志傑受傷的錄影片段,發現林當時是在追防過程中摔下,身體失去平衡,用左手撐地,才導致手腕骨折,而這類因支撐地面造成的傷勢,最常見便是遠端橈骨骨折,有時合併舟狀骨損傷。
由於手腕當場已變形,代表衝擊力道大,但整體而言,這並非罕見的骨折型態,應不會對治療、復健造成多大挑戰。
釋高上指出,據瞭解,林志傑的手術過程有使用關節鏡輔助,代表骨折可能波及關節面,而關節面若未妥善復位,未來雖可能導致關節退化,但目前醫療技術已可精準處理這類骨折,絕大多數可恢復正常活動能力。他強調,即便林的骨折真合併關節損傷,只要復位成功,康復狀況依然樂觀。
林志傑受傷的是左手,雖非慣用手,但比賽中仍會頻繁使用,球迷擔心功能會否多少受限,不過釋高上說,目前治療技術成熟,這類傷勢多可完全康復,不致影響長遠職業規劃,「只要他想打,下一季應該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