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琴推全方面支持策略 強化高齡者交通安全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中)、許智傑(右二)與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今天針對高齡者交通問題,要求交通部及衛福部應確實調查,掌握各地區高齡者的交通需求,建構替代交通網絡,並強化交通安全教育訓練與相關的支持性補助措施。圖/林月琴辦公室提供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許智傑與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今天針對高齡者交通問題,要求交通部及衛福部應確實調查,掌握各地區高齡者的交通需求,建構替代交通網絡,並強化交通安全教育訓練與相關的支持性補助措施。
林月琴表示,近年高齡駕駛事故頻傳而受到關注,65歲以上高齡駕駛肇事案件持續創高,整體案件量,自2020年的6萬餘件,成長至2024年的8萬餘件,增幅約3成,但高齡者的交通參與不僅限於駕駛安全問題,統計資料顯示近5年平均每天約184位長者因交通事故而受傷或死亡,每年約6萬7060人,凸顯國內高齡社會交通運輸系統的不足及不安全。
林月琴提出四點具體建議,精進能力評估與駕照管理、強化教育訓練與交通資訊、建構完善替代交通網絡、優化交通基礎設施。許智傑表示,目前規定75歲後每3年換照一次,日本70歲以上、韓國與新加坡65歲以上、英國70歲以上、丹麥更仔細規範70歲以上每4年、71歲以上每3年、72-79歲每2年、80歲以上每1年等,臺灣的規範相對較爲鬆散,有再研議空間。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表示,面對高齡駕駛比例增加與生理機能退化的現實,不應僅從「限制」出發,更應積極建構一個「安全、尊嚴、便利」並存的交通環境,建議在能力評估與駕照管理上,未來可考慮引入功能性評估工具,作爲更貼近實際生活能力與交通安全風險的參考依據。
張淑卿指出,也建議將高齡者「移動權」明文納入「老人福利法」修法範疇,並由中央政府每年編列專案預算,系統性推動相關配套措施與載具布建,真正落實高齡友善社會。高齡交通安全不僅是交通議題,更是高齡者人權、社會參與與國家照顧責任的綜合體現,期盼政府與各界共同努力,打造讓高齡者既安全又有尊嚴參與社會的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