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敬接數發部長 成立滿3週年「連換3任部長」
數發部次長林宜敬內定升任部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27)日是數位發展部成立三週年的日子,隨着執政黨內閣更替,數發部歷經過第一任部長唐鳳、第二任部長黃彥男,第三任數發部長今天確定由現任政務次長林宜敬升任。
三年前,數發部在衆人期待中正式成立,外界對於這個部會期待甚深,尤其,未來全球經濟成長主要都將由人工智慧(AI)驅動,誰能掌握AI軟硬體發展,誰就能擁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數發部首任部長由最懂技術的唐鳳擔任,雖然沒有漂亮學歷,但是,唐鳳在科技領域的卓越成就,全球業界有目共睹,唐鳳每次的演講都吸引許多軟體工程師參加,工程師普遍認爲,臺灣終於有一個懂得軟體產業的部長上任了,這也意味着政府部會的預算,不會只再大量撥給硬體產業,未來,軟體產業也有望在新任部長帶領下,往前跨大步,這對於臺灣軟體產業來說是最好的消息。
不過,唐鳳雖然瞭解軟體產業發展,也深受產業界喜愛,但在政策溝通上,因爲溝通內容太偏向科技,每次立委質詢時,總是用科技專業術語來回應,不懂科技的人,幾乎都聽不懂部長說的話有何用意,因而被外界評爲是最不接地氣的部長;也由於立委聽不懂數發部長到底要佈局哪些科技領域,也看不懂數發部要推行哪些政策,加上當時詐騙橫行,大多來自數發部管轄的Meta、Google,最後,數發部最常被指責的一件事,就是「打詐做不好」。
也正因爲「打詐」問題,第二任部長黃彥男一上任後,就構建「打詐通報查詢網」,並且積極找來Meta、Google等平臺業者喝咖啡,積極強化打詐,並與電商及電信業者建立聯防機制、推動網路廣告實名制等防詐措施,強化打擊數位詐騙。
而林宜敬也是在黃彥男任內,擔任政務次長。林宜敬對於打詐也不遺餘力,他日前在「Meta全民打詐行動論壇」中就表示,他上任以來,就積極遊說Meta,「你不能當一個bystander(旁觀者),Meta應該加入好人的一方,積極加入打詐的工作。」尤其,Meta軟硬體資源比政府多、工程師比政府多,Meta在不侵犯到個人隱私的前提下,能夠接觸到更多資料,也能清楚詐騙集團如何運作。他上任後,積極與Meta團隊開會,討論如何加強打詐。
而林宜敬對於臺灣的數位發展未來也相當有感,今年數發部到高雄市茂林區衛生所,視察由行動通信業者建置研發的「5G遠距診療平臺」時,林宜敬也曾有感談到,「我也是來自偏鄉,我老家在南投鹿谷鄉秀峰村,那邊人口比茂林這邊還要少。我祖父出生於1884年,據我爸爸說,我祖父以前是個中醫,以前出去看病,經常是騎着馬出去,而我大伯父是日據時代去日本念醫學院,是西醫,那時候在行醫就是騎腳踏車,常常得走山路,真的很辛苦。」
隨着時代進步,現在不需要騎馬、騎腳踏車,只要有5G技術,就可以進行遠距醫療,山區長者也不用舟車勞頓去市區醫院看病,林宜敬有感而發談到,「利用新科技,一定可以讓偏鄉生活大大改善。」
林宜敬出身南投鹿港林家,母親是作家嶺月,出身鹿港丁家,她曾出版200多本書;雖然母親是文化人,不過,林宜敬大學專業讀的是資通訊工程,並於1995年取得美國布朗大學電腦科學博士學位,曾任職美國IBM華生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直到1996年返臺,先後於華通電腦、趨勢科技服務,他在趨勢科技當軟體工程師的期間,曾結合電腦語音辨識及語言分析製作了一個英文語音教育軟體,成爲2002年創立艾爾科技的契機。除此之外,他也經常在臉書上撰寫短文,書寫內容涵蓋經濟、科技、局勢,目前他的臉書帳號擁有逾5萬名追蹤者。
如今,林宜敬接下了數發部長職務,未來,林宜敬如何運用他的專業帶領數發部走向全新未來,也讓外界相當關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