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憲銘 支持臺廠佈局全球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27日出席臺灣女董事協會「2025剛柔並濟大未來」論壇。圖/翁毓嵐
在對等關稅威脅下,232條款尚未定案,緯創董事長林憲銘27日指出,倘若全球都一樣,不必過度恐慌。不過,臺灣人口相對少,面臨高齡化問題,人才、自然資源有限,他認爲,臺廠必須將格局擴大至全球往外走,畢竟臺灣電力、水力及土地資源有限,善用全球資源,才能創造更多更大的價值。
林憲銘27日出席臺灣女董協會早餐會,並參與舉辦的「2025剛柔並濟大未來」論壇,他指出,緯創目前在美國的部署仍照計劃持續推進,除了德州兩座位於達拉斯的新廠外,原在當地的售後服務產線量能也正擴展中。
此外,加州的先進AI產品驗證研發中心,目前亦同步加碼擴建。而這處臨近客戶的據點,更是除了臺灣之外,林憲銘口中「未來關鍵」的重心之一。
他會前受訪談到臺灣產業現況及232條款等議題表示,目前232條款尚未定案,但倘若遊戲規則不變,是針對產品而非國家,認爲臺灣並無特別劣勢,反而比較擔心美國政府可能另闢新窗口,例如給予歐盟特殊待遇,232條款,可能適用歐盟最高稅率。
不過,林憲銘強調,川普決策模式、最終敲定方定案及稅率都仍在調整變動中,都尚未確認,全球都面對關稅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認爲不需過度恐慌,就努力去做,對臺灣企業應變能力相當有信心,可迅速且周全反應調整。
他提到,雖然臺灣企業可迅速應對,不過,要在臺灣本地創造高價值難度很高。臺灣面積小,人口不大,且有老年化趨勢,從人才及電力、水力、土地等自然資源來看,臺灣若要將國民所得從3萬美元(約新臺幣91.6萬元)提升到4萬美元、5萬美元甚至再往上走,靠臺灣本地市場很難創造更高的價值。
AI電力需求大,他呼籲,臺廠企業必須將格局擴展至全球,善用全球電力、水力、人力等資源,不要擔心往外走,往外走其實對我們現在來講反而是一個契機,包括美國對等關稅策略,反而是一種勢,藉由這種勢走出去,會回頭來幫助我們。但臺灣企業要繼續成長一定要拉到一個境界,臺灣資源有限,一定要善用全球方便、友善、有利的資源。
至於高科技業是否願意做政府對等關稅談判有利後盾,他認爲,協助談判企業可出的力量有限,畢竟是政府對政府談判,企業是旁襯,企業可給政府想法,或採用什麼策略可以突破提供意見,談判主體仍是政府。他說,現在高科技已有不少企業都願意赴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