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縣大井鎮:滴灌帶廠開足馬力忙生產 全力以赴保春耕

萬物復甦,大地回暖,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在林西縣大井鎮,滴灌帶生產企業正開足馬力,加緊生產,爲即將到來的春耕春播提供有力保障,奏響了一曲春日裡的生產奮進之歌。

走進禹鴻滴灌帶廠生產車間,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一條條嶄新的滴灌帶從生產線源源不斷地“吐出”。車間內一片忙碌景象,工人們各司其職,在各自的崗位上認真操作着設備、檢查產品質量,現場秩序井然。

隨着滴灌帶生產的有序進行,農戶們也開始爲即將到來的春耕春播做準備。在大井鎮大發村,農戶孫國軍早早地來到禹鴻滴灌帶廠挑選滴灌帶。“今年我又承包了20畝地,所以早早來買滴灌帶,可不能耽誤了農時。”孫國軍說。

據企業負責人趙磊介紹,每年春季都是滴灌帶需求的高峰期。滴灌作爲一種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能夠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需求,精準地將水和養分輸送到作物根部,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還能節省人力成本,增加農作物產量。隨着近年來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滴灌技術在當地得到了廣泛推廣和應用,滴灌帶的市場需求也日益增長。“爲了滿足農戶的需求,從春節過後,我們就全面恢復了生產,目前所有生產線都在滿負荷運轉。”趙磊說道。

爲滿足生產需求,禹鴻滴灌帶廠積極吸納周邊村民進廠務工,爲他們提供就業崗位,實現家門口增收。“我是附近的村民,去年10月份收完秋後,我就來到廠裡務工。這裡工作很輕鬆,既能照顧家裡,又能多一份收入,我很滿意。”正在工廠裝卸滴灌帶的村民李山高興地說。目前,該廠已吸納10餘名周邊村民就業,人均月收入達5000元,有效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禹鴻滴灌帶廠還積極開展廢舊滴灌帶回收工作。據瞭解,每年秋收完畢,附近的村民都會把廢舊滴灌帶賣到這裡。“現在,村民都把廢舊滴灌帶賣給我們進行再加工。按每畝耕地需用滴灌帶900米計算,將回收的廢舊滴灌帶在車間重新加工生產,新鋪設滴灌帶每卷可以爲農民節約20元左右。這樣既降低了種植成本,解決了土地污染問題,我們也減輕了購買原材料資金不足的壓力。”禹鴻節水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到。

近年來,大井鎮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積極宣傳引導農民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以滴灌帶使用爲契機,通過機械化一次性完成播種、鋪管,既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降低了農業面源污染,同時又推動了節水灌溉。未來,大井鎮將進一步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探索建立生態農業循環合作社,以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從而探索出一條“農業增效、農民致富、綠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王春達、劉婕)

來源:赤峰市林西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