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以紮實作風促進城鄉居民 “精神糧倉” 建設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投入5000多萬元,建設佔地8500平方米的新圖書館大樓,優化配置了30多萬冊圖書;投入1000多萬元,對城鄉29個公共文化空間進行提升改造,平均館藏圖書超過10000冊;閱讀、書畫展、非遺展出等活動遍及城鄉……近年來,臨泉縣以紮實工作作風推進城鄉公共文化建設,致力打造城鄉居民的“精神糧倉”。

針對羣衆不斷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臨泉縣對城鄉公共文化場所進行全面摸排調查,按照系統佈局、批次提升的原則,對城鄉29個公共文化空間進行改造提升。縣文化館南北二區改擴建工程、長官雜技小鎮育才閣書院、楊橋鎮劉大村農民文化樂園等城鄉公共文化空間得到提升,根據各空間不同大小設有培訓室、閱讀空間、書畫展廳、多功能廳、非遺展廳、舞蹈排練廳等功能室,可舉辦閱讀分享、藝術展演、培訓講座、科普教育、文藝沙龍、影視播放、公共社交等活動,成爲城鄉居民文化生活的主陣地。

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活躍城鄉文化生活、讓“書香臨泉”在城鄉處處開花結果,是臨泉縣以紮實作風推進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圍繞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臨泉縣創建了“傳統節日+主題閱讀+特色品牌”三位一體的活動體系,“我們的節日”將民俗文化與閱讀結合,以沉浸式體驗增強文化認同;圍繞“世界讀書日”等節點,推出紅色經典誦讀、親子閱讀、閱讀馬拉松等主題活動;創新“閱讀+”模式,推出“書香研學遊”“植趣百科——自然學堂”等沉浸式體驗項目,涌現出“文化惠民講堂百村行”“農家書屋聽書會”等全省知名活動品牌。此外,“書香研學遊一起趣閱讀”“以閱讀之光點亮鄉村生活”“愛在七夕”“家庭親子教育公益講座”“同心向黨紅潤皖家”等主題實踐活動深受城鄉居民歡迎。“週末大舞臺”“農民嗩吶王”“少兒才藝大賽”等演繹活動也在城鄉全面展開。今年以來,城鄉公共文化空間開展各類文化主題活動1800餘場次,服務羣衆100多萬人次。

加強日常管理、讓公共文化空間更好地服務羣衆,是臨泉縣夯實工作作風、建設城鄉居民“精神糧倉”的重要方面。爲全面推進項目建設,臨泉縣形成了由縣委宣傳部統籌協調,多部門和相關鄉鎮、街道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分工協作的工作格局,制定並完善實施方案,明確每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責任單位、責任人、時間節點、建設內容等,統籌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動員相關單位和社會各界,向廣大居民提供文化+教育、文化+旅遊、文化+科普、文化+體育、文化+普法等服務。同時,全面加強村級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的建設與管理,結合農村老年人、婦女兒童居多的實際情況,增加健康講座、數字圖書音頻播放、農家書屋聽書等公共文化供給,舉辦法律、教育、育兒、養生等方面的文化惠民講座,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

“遍佈城鄉的公共文化空間這個‘精神糧倉’,已經成爲臨泉城鄉居民精神世界的‘加油站’、推動鄉村振興的‘智慧屋’。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夯實工作作風,讓書香瀰漫於每一個角落、讓文化浸潤着鄉風民風,讓充滿書香文韻的‘書’適圈成爲傳播先進文化、培育文明鄉風的強勁引擎,爲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臨泉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少山表示。(趙懷勇 陳曉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