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裝小米智慧門鈴 她控遭「全天候監看」崩潰求償

桃園一名靳姓女子不滿對門陳姓鄰居在門口裝設「小米叮零智能門鈴」,鏡頭正對她家門口,認爲自己出入作息、交友狀況全被錄下。(示意圖、與本案無關/AI生成)

桃園一名靳姓女子不滿對門陳姓鄰居在門口裝設「小米叮零智能門鈴」,鏡頭正對她家門口,認爲自己出入作息、交友狀況全被錄下,憤而提告求償10萬元並要求拆除。桃園地院審理後,認定陳男確實侵害靳女隱私權,判決須拆除門鈴並賠償3萬元,全案可上訴。

靳女主張,陳男自107年搬入後,未經同意就在大門旁裝設具錄影功能的智慧門鈴,且156度廣角鏡頭正對她家門口。由於兩戶大門相對,梯間空間狹小,她日常出入、訪客來往全可能被錄下,隱私權嚴重受侵害,因此依《民法》求償精神撫慰金並要求拆除。

陳男則喊冤,稱該裝置僅爲「電子貓眼」,社區管委會也未禁止住戶安裝。他強調,門鈴僅在有人按鈴時啓動6至10秒短暫錄影,平時未運作,且梯間屬公共區域,住戶本無隱私期待。

法官勘驗現場照片,發現兩戶距離僅約3公尺,梯間屬「小公」區域,主要爲兩戶使用,不同於大樓門廳等完全開放空間。此外,智慧門鈴具人體移動偵測、遠端推播錄影功能,若啓用確可能攝錄靳女門前活動,已侵害其隱私權。

法院指出,縱使陳男辯稱未開啓錄影,但裝置本身「正對他家門口」的設置方式,已構成隱私侵害之虞。另考量裝置主要用途爲門鈴,非24小時監控,判決須拆除門鈴並賠償3萬元,可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