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儀稱急診有7成非急迫 姜冠宇曝真相:勿報表治國

近日不少醫護人員抱怨急診塞爆。圖爲臺大醫院急診部。(王英豪攝)

急診壅塞引爆民怨,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昨(24)日表示,統計顯示急診患者有7成以上屬於沒這麼急迫的個案,提醒民衆落實分級醫療,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科醫師姜冠宇表示,不要認爲急診檢傷分流做好就沒事,因爲基數太大,光是3成真正急迫的案件就會讓第一線醫護人員吃不消,「切勿報表治國,不要光從數字來了解故事」。

姜冠宇昨日深夜在臉書表示,不要覺得急診檢傷分流走「7成非緊急」就沒事了,因爲只要基數夠大,0-剩下的3成患者就會消耗掉重症醫護9成的上班時間,「例如急診現場左手IHCA(院內心跳停止)、右手OHCA(到院前心跳停止),這場景我經歷過」、「切勿報表治國,不要光從數字來了解故事」。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24日表示,急診有約7成屬於「非這麼急迫」的個案,呼籲民衆落實醫療分級。(王英豪攝)

姜冠宇指出,臺灣分級醫療已喊超過10年,但看起來沒有什麼改變,想要牀位能夠更靈活的運用,某種程度上需要轉嫁給病人才能做到,但這卻是臺灣健保做不到的事情,因爲健保其實是在鼓勵民衆消費醫療,給病人的優惠多到讓病人喜歡住院,最後擠壓到醫療業務的給付。

姜冠宇舉例,國外急性住院病房住院天數僅約臺灣的一半,甚至很多醫護不到一週就急着讓病人出院,但在臺灣如果太快讓病人出院,反而可能跟病人起糾紛,加上人口老化嚴重,有越來越多的病患、家屬會希望在醫院住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