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新片區打造青年科創“理想之城”

“總書記說,‘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下一步,我們將圍繞臨港新片區‘年輕的城、年輕人的城’的城市形象,出臺進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的系列政策,持續舉辦高能級創新創業賽事,讓臨港新片區加速成爲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的理想沃土。”

4月2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上海徐彙區的“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調研。在一場沙龍會上,他同現場青年創新人才親切交流。這一番寄語,也讓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處副處長李向聰倍感觸動,內心的信念更加堅定了。

2019年8月,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成立。5年多來,臨港新片區的規上工業產值年均增長34.6%,智能汽車、高端裝備、集成電路、民用航空、人工智能等五大前沿產業體系集聚成勢。

在這片年輕的開放熱土,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已然發生。而推動着一切成爲現實的,是以制度創新、場景開放、生態聚合爲核心策略的創新生態持續建構,和一個個擁有創新思維、懷揣創業理想來到臨港大膽闖試的青年人才。

新興賽道加速突破

現在提起臨港的產業,越來越多人有了這樣的共識:不論是成熟領先的智能汽車產業,還是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端製造等勢頭迅猛、加速突破的新興賽道,都日趨呈現出更加生態化、集羣化的特點。

2008年,上汽臨港基地落成投產,帶動了一批上下游企業入駐;特斯拉的強勢登陸,讓產業鏈集聚再次提速。2024年,臨港智能新能源汽車產值達2816億元,集聚汽車相關企業超200家,全鏈集聚態勢已初步形成。

“總書記指出,要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未來,我們將持續推動臨港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從既有的製造業向汽車軟件、汽車電子等前沿領域不斷轉型。”李向聰表示,自主可控的軟件系統是汽車產業之“心”,科技創新含金量更高,也更能鍛造產業鏈的韌性和核心競爭力。

除了強勢的主導產業,臨港新片區的新興產業也跑出了“加速度”。

以滴水湖AI創新港爲人工智能核心發展區爲例,該片區重點聚焦AI芯片、垂類大模型、智能終端等產業方向,積極佈局量子計算、具身智能等前沿領域,已聚集商湯、電信、聯通等一批智算中心,上海國際算法創新基地、港大學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等一批科研機構,華師大國際軟件學院、同濟卓越工程師學院等一批高校院所,燧原科技、商湯科技、智元機器人等270餘家企業,產業規模約270億元。

當下,算力已成爲推動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競逐的關鍵賽道之一。總書記指出,要“統籌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和開放共享。”在這方面,臨港也在加速佈局。

當前,臨港新片區已有8家算力中心,總算力規模約佔全市近20%。今年2月,中國電信臨港信息園區二期項目超級算力中心正式開建,預計項目終期將達30萬卡的承載能力,滿足萬億級參數大模型訓練的需求,將進一步支撐集成電路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加快推動智算芯片“國芯國用”。

“總書記對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當下,新一代人工智能呈爆發式發展態勢,我們也將搶抓發展機遇,打造具有臨港特色的人工智能產業,持續擴大AI創新港影響力,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集聚,全力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百業千行。” 李向聰說。

建立全鏈條全過程科創體系

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集聚成勢,離不開創新生態體系的搭建。

近年來,臨港新片區逐步建立起覆蓋“基礎創新-應用創新-成果轉化-科技型企業培育”的全鏈條全過程科技創新體系。通過設立高能級實驗室、打通科創平臺、科研機構與創新企業的合作渠道、構建“科創驛站、孵化器、加速期、特色園區”梯度孵化培育體系等行動,持續營造全要素聚集的創新生態,切實提升基礎研究能力。

“建框架”後,更需要“強功能”。記者瞭解到,聚焦科創成果落地,臨港還爲孵化器和科創驛站對接與產業匹配相應的公共服務平臺。同時,還推出了“撥投聯動”模式,通過在企業初創期以專項補貼形式支持企業研發,幫助早期原創技術更順利地跨越“死亡之谷”。

除了要素支持,前沿科技創新的迸發與落地離不開鼓勵創新的制度。

“總書記指出,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這令我們感到責任光榮且重大。”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制度創新和風險防範處副處長林鶴表示,未來將持續聚焦產業科技協同,配合研究出臺製度型開放2.0方案,聚焦重點領域改革,打造科創成果落地發展的“最優土壤”。

科技創新,歸根結底離不開創新人才。近年來,臨港面向各行業領域、不同年齡段青年人才打造了一系列如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臨港科創大會、X·TIME國際創業大賽等高能級的賽事活動,旨在以賽引才、以賽育才。

作爲一家以科技創新服務爲己任,致力於企業培育與產業鏈構建的科創園區,上海臨港科技創業中心已連續十四年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營,同時積極籌建新片區青年創客中心。

上海臨港科技創業中心總經理屈林表示,“總書記指出,我們正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正是年輕一代展示才華、大顯身手的好時候。爲此,我們將更好地構建臨港新片區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生態,尤其是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和氛圍營造工作,切實將孵化服務進一步前置,呵護每一棵創新創業的‘好苗子’。”

記者還了解到,當下,臨港新片區正依託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數字經濟產業,打造數字創客社區,吸引全國各行各業的創業者、工作轉型者匯聚臨港,爲年輕創客提供更多工作和創業機會,讓“年輕的人”持續迸發的創新活力在更深層次上激活這座“年輕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