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經典/卡達沙漠中全球最大3D列印建築 打造未來學校

▲世界上最大規模的3D列印建築將在卡達誕生,此圖爲COBOD在印尼進行的3D列印建築的施工情形。(圖/翻攝COBOD官網)

記者蔡惠如/綜合報導

卡達即將推動一場建築革命,在沙漠中興建兩所採用3D列印技術打造的學校,總面積高達4萬平方公尺,預計成爲全世界最大規模的3D列印建築。

這項計劃由卡達公共工程署(Ashghal)與當地大型建設集團 UCC Holding 合作執行,使用來自丹麥公司的大型建築列印機,試圖將沙丘般的自然線條與當代科技結合,帶來前所未見的教育空間體驗。

預計超越杜拜紀錄 近40倍列印規模目前全球最大的3D列印建築位於杜拜,總列印面積爲700平方公尺。這次卡達計劃將一口氣挑戰4萬平方公尺,相當於原紀錄的約40倍,打破世界紀錄幾乎已成定局。

此案將使用由丹麥3D列印公司 COBOD 所制的 BOD2 建築列印機。這臺列印設備尺寸驚人:長50公尺、寬30公尺、高15公尺,幾乎等同一架波音737飛機的機庫規模。COBOD 在全球已有許多代表性作品,包括德國首棟3D列印住宅、比利時最大列印建築,以及多座非洲3D列印學校等。

沙漠中建築不靠冷氣 靠的是「夜間列印」策略面對沙漠高溫與極端氣候,施工團隊決定將列印作業安排在氣溫較低的夜間進行。一方面降低材料在列印時因熱脹冷縮而產生的誤差,同時也減少粉塵、噪音與光害,確保附近環境不被打擾。

列印使用的混凝土也經過特別設計,能在高溫中保持穩定結構,凝固速度與水分保留也都符合沙漠氣候條件。這些材料選用與列印方式的調整,讓建築能在極端環境中穩定成型。

沙丘外型+自由曲面 建築變得有機流動建築外觀不再是傳統的垂直牆面,而是參考沙丘的柔和曲線,以有機曲面造型構成整體建築線條。這類形狀在傳統模板施工中幾乎難以實現,但3D列印技術則能準確完成,並減少不必要的模板與施工廢料。

自由曲線的牆體設計不僅提升空間視覺美感,也有助於通風與光線分佈,讓校園不僅具功能性,也更貼近自然地貌。

爲確保正式施工的順利,團隊在卡達多哈進行超過100次列印測試。每一次實驗都針對不同條件微調,例如混凝土黏度、噴嘴壓力與輸出速率,確保結構穩定與列印精度。這兩所3D列印學校預計將在2025年底前完工啓用。

隨3D列印建築技術的飛快發展,也許日後住所不需要大費周章找建商,只需要一個可靠技術的3D列印工程公司,就能蓋出自己設計的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