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經典/京都90年老劇場變身帝國飯店 2026年頂規登場
▲日本京都帝國飯店。(圖/翻攝大林組、帝國飯店官網)
記者蔡惠如/綜合報導
2026 年京都祇園花街將迎來一位極具話題的「帝國飯店京都」。乍看外觀是一幢帶有昭和氣息的老劇場,但推門而入,住客將看到舞臺化身成挑高大廳,觀衆席變成僅 55 間的精緻套房,在眼前展開一場「舊即新」的講究劇目。
這棟建築原名祇園歌舞伎座,興建於 1930 年,並在 1976 年由建築師木村德三郎改建,暗暗呼應了弗蘭克.洛伊.賴特 1923 年設計東京帝國飯店時留下的水平線條語彙。90年後它再度脫胎換骨,由 New Material Research Laboratory 的阪木田知幸接手改造。
設計團隊選擇保留老劇場的戲劇比例與輪廓,並將「Your Stage Awaits」寫成靈魂註腳:當旅人推開大門,仰望的正是原本伏案看戲的挑高中空,餐飲、接待與藝文展演交錯其中,彷彿觀衆與演員角色對調;而昔日觀衆席的位置,如今成了面東山景緻的客房。一晚入住,就像獨佔全場。
要讓九十歲的老房子重獲新生,施工難度比新建物更高。執行團隊大林組進行「選擇性拆除」,先以鋼架將外牆輪廓固定,再在室內植入現代機電與隔間。劇場屋頂原有逾一萬六千片瓦,全數以「生拔」方式拆下,一片片修復後重返屋面;破損嚴重的瓦片則以 3D 掃描重新燒製。木構、石材與紙窗格,也儘可能使用生產現場的邊料回收打漿,減少碳排。雖然袋中仍需極薄塑膠塗層以防潮,但團隊正研究以可再生材質取代,讓「歷史循環再用」落到細節。
硬體承載了時代記憶,那麼軟體就寫下新的故事線。飯店在整修期間與祇園社區保持對話,設計團隊參與街區打掃與祭典,甚至邀請舞妓在未完工的劇場中央表演,確認空間聲學與動線。未來飯店也計劃與藝伎、工藝師合作,讓旅人透過舞蹈、茶席或木工坊,貼身感受祇園的日常。
帝國飯店集團距離上一間新據點已逾三十年,選擇在京都插旗,既是對賴特傳統的呼應,也是對城市細節的致敬。飯店已確定加入「世界領先飯店聯盟」,開幕後除了大廳保留劇院氣場,客房更全部規格化爲套房,並於頂樓設置露臺,晨間可望清水寺方向的雲蒸霞蔚,夜晚則俯瞰鴨川燈火。對愛好設計與歷史的旅人來說,這裡不只是落腳處,更是一場與建築對話的現場演出。
當 2026 年春天拉開序幕,原本靜默的老劇場將以全新姿態迎客。下一次漫步祇園,如果發現一棟似曾相識的外殼透出柔和暖光,可能是你專屬的一方舞臺正在邀請你入座,但我想價值不菲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