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行包工的“熱戰三分鐘”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曦 通訊員 石慧
8月的衡陽火車站,鐵軌被烈日炙烤,空氣裡翻騰着熱浪。
“Z167次列車即將到站……”8月9日10時35分許,列車的到站廣播,瞬間讓站臺上行包裝卸工組繃緊了神經。
“Z167次列車停靠4站臺,行包組,準備作業!”站臺前,隨着行包裝卸組值班員牛慶軍一聲令下,所有行包裝卸工嚴陣以待。
列車停穩,熱浪裹着車廂的悶風撲面而來,牛慶軍率先登車。
“停車3分鐘,卸10包鮮花、20包醫用護理墊。輕拿輕放,別亂!”牛慶軍叮囑隊員們。
行李車內如同蒸籠,溫度直逼40℃。他的手剛觸到鮮花網袋,便本能一縮——網袋被烤得滾燙,裡層的玫瑰花瓣邊緣已微微焦卷。
大家快速且小心地裝卸着鮮花,豆大的汗珠順着臉頰砸在車廂地板上,瞬間洇開深色印記;護理墊的行包則需要2人合力托起,外包裝上粗糙的無紡布,把行包工的胳膊蹭出一條條紅痕。
汗水早已溼透衣襟,黏在後背與胳膊上,他們手下的活兒卻絲毫不停滯。
隨着最後一袋鮮花落地,列車鳴笛啓動。短短3分鐘,既是與高溫對抗,也是與時間賽跑。
列車遠去,喧囂暫歇。牛慶軍蹲下身,和工友們將包裹逐一搬上拖掛車,抄起繩子仔細捆紮。十字結勒緊,標籤朝外,棱角處墊上軟佈防磨,碼放得十分小心。
“車上搶速度,車下就得保貨物安全,不然貨主還怎麼信咱?”牛慶軍解釋說。
牛慶軍見識過最“重”的場面,是卸鞋,一個包裹大概20公斤,10分鐘內要卸50個,近一噸的重量。“那會兒別說說話,喘氣都得勻着勁兒!別看我身板不壯,力氣可不含糊!”說着,牛慶軍拍拍胳膊上經年負重雕琢出來的肌肉。
工作雖累,但牛慶軍卻覺得自己的付出值得:“行包貨物跟着客車走,又快又便宜,貨主們就靠這個吃飯。看到貨主順利拿到貨物,我們心裡就舒坦!”
“喘口氣,下趟車還有20分鐘到!”說完話,牛慶軍拿起隨身攜帶的水杯猛灌幾口水,又招呼同事爲下一趟車的行包裝卸做準備。
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