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着聊着就不痛了 科學證實「社交」竟能啓動大腦止痛開關
▲最新研究發現網路聊天等社交活動竟有止痛效果。(圖/CFP)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聊天居然有止痛的效果,而且連網路社交都能解痛。復健科醫師王思恆昨在臉書分享一篇關於疼痛的研究,研究團隊找來62名女性,請她們將腳泡入6°C的冰水,同時與人面對面或透過網路談天,再測量低溫造成的疼痛反應,結果發現有和他人互動者明顯比較不痛,也證實社交有止痛作用。
根據王思恆在臉書粉專「一分鐘健身教室」分享,這項研究由來自比利時、荷蘭、澳洲的專家進行,受試者在4種情境下接受冷壓測試,包含獨自一人、面對熟人、與熟人用臉書聊天,以及與陌生人線上互動;結果顯示,只要不是孤單一人,無論互動對象是否熟悉,實體或虛擬接觸都能有效降低痛覺,而且網路聊天的效果甚至和麪對面一樣好。
對於聊天爲何可以解痛,專家認爲,社交互動會啓動大腦的多重鎮痛系統,包括獎賞系統的活化,像是伏隔核會因愉快交流而釋放多巴胺,使人感到愉悅、痛感降低;此外,若互動帶有親密與信任感,也會促進催產素分泌,提升安全感並緩解壓力。
另有一項關鍵機制,是內生性鴉片系統的啓動,社交支持可活化中腦導水管灰質,刺激內啡肽釋放,進一步產生止痛效果。
這些作用並非僅限於面對面互動。過去研究顯示,光是看伴侶的照片,甚至想到熟悉的社羣平臺,便能造成止痛作用,顯示人際連結與心理預期,對疼痛感受具有實質影響。
王思恆寫道,此研究與他的臨牀觀察相符,以往便發現最難緩解的疼痛患者,常缺乏社交支持,長期孤獨,因此在治療疼痛時,除了藥物和運動訓練,良好人際互動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健康的社交可望成爲天然的止痛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