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2026/北市議員選舉 藍白合困難
大罷免在臺北市是一級戰區,也牽動2026藍白在北市選舉合作空間,國民黨北市黨部直言,既然藍白在立法院合作,有共同的敵人,未來藍白在2026都可以談;民衆黨部則說,議員選舉要藍白合比較困難,市長則要看黨考量。
對於反制罷免「藍白合」,兩黨劍指「雙吳」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吳沛憶,若第一步「雙吳」罷免成功,民衆黨北市黨部主委張志豪表示,也能與國民黨談立委補選,將民進黨現有2席綠委換成藍或白營立委。
國民黨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也表示,既然合作,藍白補選的人選,可以透過民調勝負,產生參選人。
只是藍白第二步合作能否放眼2026選舉?黃呂錦茹指出,國民黨因過去在野沒有團結,也得到教訓,失去士林北投、中正萬華2席立委,既然藍白在立法院也合作,有共同的敵人,2026甚至2028年選舉還是可以談。
張志豪則直言,民衆黨在北市已經定案「議員一區一席」,相信大家共同努力是有機會全壘打,只是議員選舉是複數席次,要談藍白合,確實比較困難。至於北市長選舉,儘管立委黃珊珊是強棒,但目前已被黨停權,要是無黨參選下屆市長,她能否過這個坎,支持者可否認同,都是黨考量範圍。
民衆黨內人士直言,如果連議員、里長選舉都要和其他政黨合作的話,民衆黨的政黨主體性在哪?最終只有死路一條,恐成一方被另一方併吞,沒有共存的可能。
藍營基層也說,今年以「母雞」市長蔣萬安的聲勢,一定也是「提好提滿」,藍白在2026應該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