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取得實用化新進展,量子科技概念股走強,板塊今年漲幅近30%

3月17日,量子科技板塊走強,概念股集體拉昇。科大國創(300520.SZ)盤中漲超10%,截至發稿,復旦復華(600624.SH)、星光股份(002076.SZ)等相關個股漲停。

消息面上,3月12日,美國量子科技企業D-Wave Quantum在《科學》雜誌發表論文,宣稱其退火量子計算機在模擬複雜磁性材料特性時,僅用20分鐘完成了傳統超級計算機需耗時近百萬年的任務,並消耗遠低於後者的能源。D-Wave首席執行官艾倫·巴拉茨稱,此次突破是量子計算機首次在現實問題中展現出超越經典計算機的絕對優勢。

受量子計算首次突破實用化進展的消息,D-Wave股價(QBTS)在13、14日兩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70%,美國量子計算板塊整體走強,IonQ、Rigetti等概念股14日跟漲超15%。

量子計算是否已經走向實用化?爲何此前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發表觀點稱量子計算短期難以實用化?

量子計算業內人士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此前討論的量子計算機何時能夠實現實用化,大多指的是通用型量子計算機。D-Wave退火量子計算機屬於專用量子計算機,主要用於解決組合優化、機器學習等領域的問題。

“對於通用量子計算機何時實現實用化仍存爭議,但專用量子計算機可比通用量子計算機更早實際應用,已經成爲業界共識。”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也曾表示,2020-2030年代是專用量子計算機時代,這一階段意味着量子計算機已經開始走出實驗室開啓應用探索。

國內專用量子計算機企業玻色量子也於近期完成A+輪融資,開展專用量子計算機在AI、金融、生物製藥、通信、交通物流等領域的商業實踐。

對於量子計算的態度,AI算力巨頭英偉達也出現反轉。據英偉達官網顯示,英偉達將於3月20日在GTC 2025大會上宣佈首個“量子日”(Quantum Day)活動,以期加強與夥伴合作,推進量子計算技術發展。黃仁勳將在“量子日”與D-Wave、IonQ等多家量子技術企業高管對話,探討量子技術的當下與未來。

受技術突破和政策利好影響,量子科技板塊今年年初以來備受資本關注。根據Wind數據,量子技術指數(Wind代碼:884208.WI)自1月13日低點至3月14日收盤,累計漲幅近30%。

量子科技相關概念股股價大幅上漲,但相關業務對公司業績貢獻較小。有券商分析師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當前量子科技產業處於研發和產業探索階段,對大部分相關公司的營收貢獻度較少。

國盾量子(688027.SH)是目前A股唯一一家以量子科技爲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根據業績快報,國盾量子2024年仍面臨虧損,實現營業收入2.53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3267.7萬元,但較2023年虧損1.23億元大幅收窄。

國盾量子近幾年全面佈局量子科技領域,產品涉及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並於2024年3月11日定增引入國資控股股東中電信量子集團,推動量子科技市場拓展和商業化應用。股價自2024年2月低點至今,累計漲幅超300%。

除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600941.SH)也在抓緊佈局量子科技領域。中國移動聯合中國電科牽頭國資委啓航行動量子計算領域,投資了玻色量子、華翊量子兩家初創企業。

而大多量子科技概念股大都採取參股或戰略合作的方式佈局量子科技。例如復旦復華於2024年9月與本源量子簽訂戰略合作,涉足超導量子計算機領域;科大國創參股國儀量子,持股2.75%,佈局量子精密測量及量子計算;科華數據(002335.SZ)與玻色量子合作,探索實用化量子算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