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意恐害摔車!桃園路口減速平臺分離恐釀禍 地方籲規畫這件事
桃園市交通局推動「組合式減速平臺」,爲降低無號誌化路口易肇事問題並提升路口行人安全,目前全市已建置19處組合式減速平臺,平均降速可達3成。地方喊話,重車出入多的地段,導致減速平臺出現分離狀況,盼規畫巡查報修機制。(廖姮玥攝)
桃園市交通局推動「組合式減速平臺」,爲降低無號誌化路口易肇事問題並提升路口行人安全,目前全市已建置19處組合式減速平臺,平均降速可達3成。地方喊話,重車出入多的地段,導致減速平臺出現分離狀況,盼規畫巡查報修機制。(廖姮玥攝)
桃園市交通局推動「組合式減速平臺」,爲降低無號誌化路口易肇事問題並提升路口行人安全,目前全市已建置19處組合式減速平臺,平均降速可達3成。地方喊話,重車出入多的地段,導致減速平臺出現分離狀況,盼規畫巡查報修機制。(廖姮玥攝)
桃園市交通局推動「組合式減速平臺」,爲降低無號誌化路口易肇事問題並提升路口行人安全,目前全市已建置19處組合式減速平臺,平均降速可達3成。地方喊話,重車出入多的地段,導致減速平臺出現分離狀況,盼規畫巡查報修機制。交通局表示,目前已設置完成的減速平臺尚於保固期內,如於接獲通報,皆會立即派工進行修復。
桃園市目前已建置19處組合式減速平臺,其中路段型減速平臺共8處,主要設置於車速快的巷弄地點,另外結合行穿線的減速平臺共11處,則以學校周邊爲主要設置地點,組合式減速平臺平均降速可達3成,其中行穿線型平均降速約42%,路段型平均降速27%。
無黨籍議員謝美英表示,桃園推動「組合式減速平臺」,優勢是施工便捷、彈性大,不像過去,只要施工就得封路多日,這是值得肯定的作法,不過有騎士反映,正因爲「組合式減速平臺」是組裝完成,所以在經常有大車出入的路段耗損很快,原因是重壓造成「組合式減速平臺」分離,縫隙變大,但未見維修改善。
謝美英建議,未來設置「組合式減速平臺」的路段可以審慎評估,另外,也應該建立巡查報修機制,平時固定巡查縫隙、改善狀況,避免騎士打滑受傷。
交通局迴應,目前已設置完成之減速平臺尚於保固期內,除本局不定期巡檢道路標誌標線狀況外,如於接獲民衆或1999通報,皆會立即派工進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