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修身不擔心民族英雄形象受影響 陪「國片起飛」27部片衝票房

梁修身(中)出席「2025國片起飛」記者會,宣傳新片《搜查瑠公圳》。(陳俊吉攝)

李銘忠(左)演出的《96分鐘》是超級大製作。(陳俊吉攝)

「國片起飛大聯盟」4月30日以「國片起飛,能量無限」爲號召,文化部長李遠及國片起飛大聯盟主席廖偉銘,團結了27部臺灣電影聯合造勢,包括多名資深監製葉如芬、樑宏志、鄒介中、邱瓈寬等,以及近年影壇輩出的新銳導演賴俊羽、蘇弘恩、蘇達等,演員梁修身、李烈、季芹、陳如山、謝承均等出席加持,讓現場星光熠熠。

在「2025國片起飛」率先推出的27部臺灣電影中,即將上映的《搜查瑠公圳》演員、金鐘獎終身成就獎得主樑修身,被問到兒子樑赫羣曾表示希望他不要再做導演,他笑說:「怎麼可能有兒子命令爸爸的,都是爸爸命令兒子。」稱兒子只是擔心他年事已高,盼他能在家含飴弄孫。至於在片中有突破以往的演出,是否擔心影響過往「民族英雄」的形象?梁修身表示:「我們是演員,什麼戲都拍。」

臺灣影人團結一心,今共同出席「2025國片起飛」記者會。(陳俊吉攝)

另1部被高度關注的電影《96分鐘》,以高鐵炸彈危機爲背景,耗資1.6億製作,演員李銘忠直言是他在臺灣拍過最辛苦的1部片,拍完到現在坐高鐵都還以爲在上戲。而電影《怎麼可能我家的祖先是你家的鬼》由金鐘男星蘇達首度自編自導自演,請到日本女星渡邊直美參演,他表示跟渡邊直美合作才發現她IG有1千多萬追蹤,跟全片的大王牌,同時稱讚對方的喜劇功力極高,「比臺灣原住民演員好笑!」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表示,聽到「國片起飛」有點心酸,20幾歲就聽到這個名字,也讓他決定加入拍電影的行列,可是一陣子就要重新聽到這句話,還曾經經歷過10年每年國片不到10部片的情況,但是電影人依舊不放棄,面對疫情及全世界觀影環境的改變,讓他依舊對國片充滿希望,喊話:「國片今年一定會起飛。」

文化部長李遠(中)對今年的國片票房有信心。(陳俊吉攝)

李遠不僅加碼文化幣,同時文化部也調整電影輔導金政策,包含增加紀錄片及動畫的前期田野調查及開發補助,以及推動「大航海計劃」,上半年由文策院推出「臺灣故事開發國際合作計劃」,在故事開發階段能夠找到國際合作的方式與劇本的企劃,每案最高支持600萬元;下半年將於國產電影長片輔導金增設「國際旗艦組」,徵集結合國際資源拍攝及國際競爭力的作品,補助金額最高可達新臺幣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