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新一電”協同發展 肇慶千億級產業航母破浪前行
6月26日,瑞慶時代鋰離子電池集裝箱產品正式下線。這不僅是寧德時代與肇慶合作深化的重要里程碑,還標誌着廣東首個覆蓋“電芯—電箱/電櫃—集裝箱系統集成”全鏈條的新型儲能產業基地全面建成,成功填補了華南地區集裝箱儲能製造的全產業鏈空白。
瑞慶時代的這一突破,是肇慶全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新型儲能、電子信息(“兩新一電”)三大主導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生動體現。
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羣發展高端躍升
5月20日,小鵬汽車發佈的2025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顯示,其一季度共交付新車94008輛,同比增長330.8%,重奪新勢力銷售冠軍寶座。作爲造車新勢力重要品牌,自落戶肇慶以來,小鵬汽車在肇慶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持續增資擴產,已成爲肇慶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鏈主企業。
近年來,肇慶堅持實體經濟爲本、製造業當家,積極強化龍頭鏈主企業牽引帶動作用,推動新能源整車、汽車核心零部件、汽車電子、汽車輕量化、充電設施、汽車後市場等領域創新發展,不斷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
目前,肇慶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早已超越單一整車製造範疇,形成了從動力電池、精密壓鑄到傳感器、照明系統的完整生態鏈。高要區擦亮“中國壓鑄產業基地”的金字招牌,與端州、鼎湖合力構築起精密壓鑄的堅實堡壘;肇慶高新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羣更是躋身科技部火炬中心創新型產業集羣試點,併成爲全省首批特色產業園。
數據見證肇慶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的蓬勃生命力:2023年,該集羣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818億元;儘管2024年行業整體承壓導致產值回調,但2025年前五個月強勢反彈,總產值達311億元,同比增長24.6%,規上企業增至103家,彰顯其強大韌性;小鵬汽車新車型持續迭代,鴻圖科技的一體化壓鑄件、亞太新材料的碳纖維輕量化技術,共同驅動產業鏈向高端躍升。
更關鍵的是,肇慶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深度融入大灣區協同體系,“廣深佛肇整車、肇慶汽配、肇慶服務”的格局日益清晰。從肇慶高新區整車製造基地,到高要、四會、端州、鼎湖乃至懷集星羅棋佈的零部件企業,一條高效聯動的產業廊道已然成形,成爲珠三角新能源汽車發展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型儲能:產業鏈閉環賦能未來
6月26日下線的瑞慶時代鋰離子電池集裝箱產品,凝聚了寧德時代在高效高集成化領域的最新突破:具備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卓越的安全穩定性,並配合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BMS),精準守護電池安全。這不僅是瑞慶時代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是肇慶新型儲能產業實現全鏈條閉環的“關鍵一躍”,爲搶佔全球市場制高點奠定基石。
作爲全省唯一的省級新型儲能特色產業園區,肇慶高新區匯聚了從電池材料、電芯製造到系統集成、回收利用的完整產業鏈閉環。目前,在瑞慶時代、璞泰來等龍頭牽引,以及風華新能源、理士電源等強企支撐下,肇慶儲能產業在複雜環境中展現出強大定力:2023年總產值高達484億元,增長超45%;2024年雖受市場波動影響,但2025年前五個月產值已企穩回升,達148.6億元。
當前,肇慶正積極融入珠江口西岸儲能電池產業集聚區建設,劍指全國領先的動力及儲能電池製造基地。從端州、鼎湖的精密部件,到高要、四會的材料與設備,再到肇慶高新區的大規模製造,一條貫通上中下游、多點開花的儲能產業鏈正釋放巨大潛能。
電子信息產業:爲“兩新”產業發展築基
在“兩新”產業高歌猛進的同時,肇慶電子信息產業作爲深藏不露的“基石”,爲“兩新”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佈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獎名單,風華高科憑藉“一種抗硫化片式電阻器及其製造方法”榮獲中國專利銀獎,實現了全球片阻領域的高端突破。作爲電子元器件領域的“隱形冠軍”,風華高科片式電阻器產能全球第二、國內第一,片式電容器產能全球第七、國內第一,更手握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殊榮,成爲肇慶電子信息產業鏈自主可控的關鍵力量。
年產值11.9億元——2024年,肇慶德慶冠旭電子有限公司交出亮眼的“成績單”,併成爲德慶近年來首家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目前,冠旭電子已開始逐步承接深圳總部擴大的部分產能需求,爲深圳工廠及海外工廠提供終端關鍵部件。今年6月,冠旭電子推出的肇慶聯名款AI耳機,爲加快“文旅+工業”“文旅+科技”新業態場景佈局作了有益的嘗試。
以風華高科、冠旭電子爲代表的電子企業,爲肇慶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提供了強勁動能。
據統計,2024年肇慶電子信息產業集羣總產值突破422億元,增長12%;2025年前五個月延續增勢,產值達171.2億元,同比增長9.9%,企業數量穩步增加。喜珍電路、富仕電子的高端PCB,國華新材料的5G陶瓷濾波器,晟合微電子的AMOLED驅動芯片……衆多企業共同發力,推動肇慶電子信息產業版圖不斷擴張。
從風華祥和工業園到肇慶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一條覆蓋電子材料、元器件、專用設備的產業鏈,正爲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座艙、新型儲能的電池管理系統持續注入“硬核”科技力量。
“兩新一電”協同賦能: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核心引擎
肇慶“兩新一電”絕非各自爲戰,而是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瑞慶時代的儲能電池賦能小鵬汽車;風華高科的電容、電阻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與儲能BMS系統;金晟新能回收的電池材料又可重新進入產業鏈循環……肇慶“兩新一電”產業間的協同效應日益深刻,形成“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的產業閉環。
目前,肇慶以大型產業集聚區爲舞臺,推動創新要素奔涌交匯。風華高科國家級創新平臺、小鵬研發中心、瑞慶時代前沿實驗室等,共同構成了一片生機勃勃的“創新雨林”。政策的精準滴灌、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則爲這片“雨林”提供豐沃土壤。一個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區域創新體系,正逐漸成爲肇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
“兩新一電”三箭齊發,構築起肇慶面向未來的產業脊樑。在粵港澳大灣區澎湃的產業浪潮中,肇慶生產的每一塊儲能電池、每一顆精密元器件、每一輛新能源汽車,都彰顯着創新的鏈式思維與發展韌性,演繹着肇慶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