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竟造成氣候危機!全球稻米市場力拼永續轉型

全球稻米市場轉向永續發展。(圖取自Photo AC)

近日國際金融公司 (IFC) 與世界銀行聯合發佈的《永續稻米市場洞察報告》指出,全球稻米產業所產生的大量農業用水、溫室氣體排放及過度開發土地面積,正對環境永續構成威脅,引發國際密切關注。

稻米是全球30億人口的主要糧食,更關係數億農民的生計,然而,全球稻米正在經歷一場「穀物大變革」。過去稻米的價值多以重量與成本來衡量,如今稻米品質的定義已被重新詮釋。報告量化了全球主要稻米出口國所產生的碳足跡,顯示傳統水稻耕作模式所帶來的氣候負擔。

國際水稻研究所 (IRRI) 估計,稻米生產約佔全球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的近10%,其中持續灌溉稻田所造成的大量水資源消耗與甲烷排放,已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遷的背景下,傳統水稻種植做法已不可行。

此外,健康意識擡頭加上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偏好,也使得市場對有機米的需求不斷攀升。越來越多已開發國家的消費者,透過購買力推動企業改革,要求稻米供應鏈必須落實公平勞動條件、保護生物多樣性及採用對環境友善的栽培方式。

未來,對全球稻米產業而言,唯有投資創新技術、推廣低排放耕作模式,才能在這場永續轉型中掌握先機。「負責任供給」已成爲市場競爭力的核心指標。未來若持續依賴傳統高耗水、高排放的耕作方式,恐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