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滿倉·好豐光”深植於無數奮鬥者對家國最深沉的愛中
“他們用心去感受土地的每一次脈動,用行動去呵護土地的每一份生機,原來,土地不僅僅是莊戶們的依靠,更是莊戶們情感的寄託。”熱播劇《生萬物》中繡繡的一段話引發全民共情。此情源於何處?“爲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且以艾青深沉炙熱的詩句作答,且以“糧滿倉·好豐光”的時代圖景作答。
糧滿倉,是端牢中國飯碗的底氣。好豐光,是建設和美鄉村的成色。《閃電新聞》報道,“目前,山東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7759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5359萬畝。2024年,全省糧食總產量1142億斤。糧食總產量連續4年穩定在1100億斤。”可以讀懂,“齊魯糧倉”愈發充盈,糧食安全的根基越扎越深,鄉村振興的枝葉愈發繁茂,和美生活的成色愈發鮮亮。
糧滿倉、漁滿倉是“好豐光”,無數奮鬥者的創新實踐與飽滿精氣神也是“好豐光”。“85後”玫瑰匠人王哲,讓千年玫瑰綻放科技之花。這場始於實驗室的產業革命,正在6萬畝土地上書寫着中國農業轉型的鮮活樣本。“新農人”劉寶猛讓“洋鵝”在濟寧市魚臺縣李閣鎮張平村紮下了根,更將朗德鵝養殖做成了帶動鄉親增收的富民產業,在鄉村振興的賽道上踏出了堅實的腳印……懷揣夢想的新農人,讓傳統農耕文明煥發時代生機,豐盈了“清澈的愛 只爲中國”的青春誓言。
“糧滿倉·好豐光”照亮美麗中國、點亮美麗地球。“袁老師,您救了我的農場,我必須把最深的感謝獻給中國,獻給您!”飛了30多個小時、跨越12000公里的非洲漢子穆薩·達博亞來到袁隆平墓前獻上了一袋沉甸甸的稻米。從中國遠道而來的新品種、新技術,改寫了岡比亞水稻種植的歷史,讓穆薩·達博亞在稻浪裡找到了未來。
糧安天下,是無數奮鬥者對家國最深沉的愛。“糧”何以“安天下”?——共同守護全球糧食安全的生命線。沒錯,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糧食安全問題早已突破國界限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聽,2025年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吹響了向糧食損失浪費宣戰的號角,也發出了攜手共進做好糧食減損工作的全球宣言。我們期待更多新品種、新技術紮根全球沃土,也期待更多“穆薩·達博亞”來到中國,共話糧食安全的光明未來。
(作者:鄔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