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蔣陵寢正名威權化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國防部公告修正兩蔣慈湖、大溪陵寢管理要點,刪除「陵寢」字樣,以「營區」取代全區域,並將「謁靈」修正爲「入營」。國之大政何其多,政府若非窮極無聊,豈有閒工夫做這種無關國計民生的小事?更甚者,如此管理辦法不只鬧笑話,反而更暴露軍方本位與封閉的陳腐思維。
民進黨強烈的去中、去蔣意識形態,不能見容兩蔣陵寢的存在,謁靈自是同樣礙眼。然而,過去民進黨已有陳水扁、蔡英文執政達16年,國防部不曾更動相關用語,而今國事蜩沸,在川普掀起關稅與貨幣風暴之際,賴政府不思安定民心與產業之策,反而花費心思去改動兩蔣陵寢的名稱與管理要點,與比爾蓋茲所言「抓大事,放小事;抓正事,放雜事;抓要事,放閒事」完全背道而馳。
特別是,將兩蔣靈柩暫厝之處改稱「營區」,將「謁靈」修正爲「入營」,非但是不倫不類,更會貽笑大方。
就社會大衆一般認知,「營區」是戒備森嚴的軍事基地,無論是海、陸、空軍乃至海軍陸戰隊的營區,都是屬於軍方轄管的重地,亦是專供軍事使用的範圍,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象徵,國人不可輕易越雷池一步;而兩蔣停柩之處,雖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與意義,需要特別管理,但稱之爲「營區」顯非妥適,若說是爲落實所謂的「轉型正義」,國防部意圖藉此去除兩蔣的「威權化」,但何嘗不也反過來強化了軍方的「威權化」?即使如此,讓兩蔣停靈之處與尋常百姓更加疏離,或許,這正是國防部所要達成的目的。
不過,就如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所言,「兩蔣都當過中華民國總統,竟被如此對待,縱然民進黨對個別領導人不滿,也不能忘掉兩蔣對中華民國的貢獻」。翁曉玲甚至批評民進黨是企圖抹滅歷史,打着轉型正義旗號踐踏正義、行使獨裁,抨擊國防部變成「民進黨的政戰部」。誠哉斯言,值得賴政府自省。
就務實角度而論,2006年桃園縣政府結合蔣公行館、角板山行館、慈湖陵寢、大溪陵寢、慈湖紀念雕塑公園,成立「兩蔣文化園區」,並訂有「入園管理須知」。
因此,國防部此次修正謁靈管理須知,實應比照地方政府所訂辦法,將「陵寢」修改爲「文化園區」,而非改成充滿軍事味的營區;謁靈則可改爲「入園」而非「入營」。
畢竟,民衆前往園區是爲參訪文物或追思故人,而非服役或從軍,動輒稱之爲「入營」,這種軍方本位反成另類的威權表現。(作者爲資深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