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蔣街道更名 內政部:共349筆 將適時展開溝通
內政部提供
對於以兩蔣爲名的街道是否改名,內政部今天指出,目前共有349筆相關資料,經委託專家學者研究建議應凝聚社會共識,並與有意願配合的地方政府協力,擬定具體政策方案,後續將適時展開溝通。至於回覆被害者權利方面,目前已有2239件政治受難案件完成賠償或財產返還,總金額達新臺幣62億元。
爲銘記威權統治的歷史,並記取白色恐怖的教訓,行政院去年4月18日在民間團體倡議下,公佈覈定5月19日爲「白色恐怖記憶日」。內政部強調,轉型正義工程是國家的責任,將持續積極推動。。
內政部指出,自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111年5月完成階段性任務並解散後,轉型正義的工作由內政部、法務部、文化部、衛生福利部、教育部及國家發展委員會等六大部會接手。內政部負責的二大業務範疇包括:清除威權象徵、回覆被害者權利。轉型正義工作不容中斷,所有業務皆秉持二大範疇既定時程持續推動。
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4月30日止,列管的威權象徵(如塑像、遺像及命名空間)共計941件。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受訪時表示,目前在內政部、各地方政府及部會共同推動下,已完成處置264件,還有677件未完成移除蔣介石銅像,在部會中比較多的是在國防部、教育部,地方政府部分則是臺北市、桃園市跟臺中市,內政部會和這些部會和地方政府持續溝通。
內政部補充,爲協助相關機關與民間團體執行處置工作,內政部訂有補助作業要點,今年度已受理36件補助申請,其中16件已完成,另20件已覈定補助,現正逐步推動執行。
另針對以兩蔣爲名的街道命名,內政部指出,目前共有349筆相關資料,經委託專家學者研究建議應凝聚社會共識,並與有意願配合的地方政府協力,擬定具體政策方案,後續將適時展開溝通。
在回覆被害者權利方面,目前已有2,239件政治受難案件完成賠償或財產返還,其中包含當時土地及建物遭沒收者如黃添樑、劉明等,總金額達62億元;並有3270人獲頒名譽回覆證書,滌除長年加諸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的污名。
另爲確保受領權人的低收入戶社會福利身分、保障受領的財產不得強制執行,內政部配合修正《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爲被害者權利回覆條例》第8條、第17條之1、第23條及第26條等規定,並自114年1月施行。
此外,爲提升社會對威權統治的反省與記憶,內政部表示,已積極透過多元方式進行政策宣導與社會溝通。未來期望透過教育與參與,深化青年世代的批判思考能力與對歷史空間記憶的認識。
內政部已預計今年7月舉辦「114年轉型正義思辨研習營」、11月辦理「認識威權象徵戶外走讀活動」,帶動不同世代對轉型正義之深度認知與積極行動,實踐對歷史負責、對民主堅持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