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世界眼|讀懂“中國之治”的一扇窗口——外媒社長總編輯眼中的中國兩會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讀懂“中國之治”的一扇窗口——外媒社長總編輯眼中的中國兩會  新華社記者  2025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後第一次全國兩會,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連日來,多家外國媒體社長、總編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高度關注中國兩會,期待通過這一窗口更加深入觀察“中國之治”,進一步瞭解中國發展經驗智慧,期待中國爲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和正能量。

深入觀察“中國之治”

受訪外媒社長、總編輯們普遍表示,在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他們期待從中國兩會這一窗口觀察“中國之治”的經驗智慧。  “我們首先關注的是中國的良好治理。”尼日利亞通訊社社長阿里·穆罕默德·阿里說。阿里曾多次到訪中國,對中國式現代化抱有濃厚興趣,期待通過今年兩會對此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瞭解。“兩會展示了中國治理的透明與高效,展示了中國負責任的治理制度。尤其是在當前全球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中國的治理經驗更有參考意義。”  “中國兩會讓世界看到,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如何通過科學規劃實現可持續發展。”塞內加爾通訊社社長莫馬爾·迪翁格說,中國領導人高瞻遠矚,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奮鬥,克服無數困難,取得了今日發展成就。中國式現代化爲非洲發展提供有益啓示,非洲需要學習中國的戰略定力。“塞內加爾通訊社希望通過持續客觀報道中國,讓更多非洲民衆瞭解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談到中國兩會,德國《青年世界報》出版人塞巴斯蒂安·卡倫斯說,他關注中國經濟政策。中國經濟取得成功,原因就在於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人民利益爲重,堅持以長期規劃推動發展。他認爲,國際輿論應更多關注中國發展的路徑方式,尤其是在促進社會公平和可持續發展方面作出的努力。  “中國正在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改革不斷深化。”塞爾維亞貝塔通訊社社長拉多米爾·迪克利奇說,中國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越來越強,爲其他國家樹立了一個努力進步的榜樣。他告訴記者,塞爾維亞有句諺語“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馬”,意思是強調自我發展和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性,中國在這方面給包括塞爾維亞在內的世界各國作出了榜樣。

中國經驗值得借鑑

當被問及最關注的兩會議題時,受訪外媒社長、總編輯們回答最多的是經濟、科技、環保和外交,並普遍認爲,中國式現代化爲發展中國家拓展現代化路徑提供了有益啓示。  孟加拉國聯合通訊社創始人兼總編輯埃納耶圖拉·汗說,希望通過兩會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先事項,孟加拉國聯合通訊社尤爲關注中國的外交政策以及農業、可再生能源和災害管理方面的政策。“孟加拉國和中國都是發展中國家,孟加拉國高度重視中國發展經驗,很欽佩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中國的經驗爲像孟加拉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借鑑。”  數字經濟、綠色能源、人工智能,是科威特主流英文媒體《阿拉伯時報》今年關注的中國兩會關鍵詞。“近年來,中國在5G、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推動了智慧城市、數字金融、電子商務等產業的發展繁榮。”《阿拉伯時報》總編輯馬隆·阿基諾·馬利瑙說,期待中國爲推動全球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方案,希望“從中國兩會釋放的積極信號中看到更多合作機遇”。  “我們重點關注中國的經濟政策、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以及外交政策,因爲這些議題不僅關乎中國,也對非洲和全球產生深遠影響。”坦桑尼亞《衛報》國際版主編本傑明·姆加納說,“中國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強調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這與非洲的發展需求高度契合。非洲希望與中國在數字基礎設施、智慧農業、清潔能源等領域深化合作。”  《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總編輯謝里克·科爾茹姆巴耶夫曾多次訪問中國。他說,中國就像一本書,“每一頁都蘊含着智慧和魅力”。他認爲,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頂住壓力克服困難,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新質生產力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這種以創新爲主導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是中國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的必然選擇,對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期待更多中國貢獻

當今世界並不安寧。面對動盪不安的國際局勢,受訪外媒社長、總編輯們表示,期待聆聽中國聲音,看到中國作爲負責任大國不斷爲世界和平穩定發展注入確定性和正能量。  “兩會是瞭解中國如何應對全球經濟、安全等各方面挑戰的重要窗口。”埃及官方媒體《消息報》總編輯烏薩馬·賽義德認爲,中國致力於緩和衝突、維護世界和平,中國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倡議“在不乏分歧與衝突的世界中至關重要”。他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中國與共建國家建立互利互惠的經貿夥伴關係,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體現了中國承諾與擔當,“期待中國繼續爲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全球南方國家合作作出貢獻”。  迪翁格注意到,“多邊主義”和“全球南方”近年來成爲中國兩會熱詞。“當西方國家將其所謂民主模式強加於非洲時,中國尊重我們的發展道路選擇……這種相互尊重的夥伴關係,是非洲最需要的。非洲國家希望與更多合作伙伴建立平等互利的關係,而中國正是這樣的夥伴。”  卡倫斯指出,西方一些機構試圖將中國描繪成“外部威脅”,而“事實上中國是和平、穩定、合作的力量”。中國是聯合國的堅定支持者,作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全球安全和穩定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期待中國繼續通過外交努力,推動國際協調,在國際舞臺上爲維護和平發揮更大作用。  “我是一名政治學博士,研究過許多政治體系。中國政府對新事物持開放態度,制定的政策務實理性,我一直在研究。”突尼斯非洲通訊社社長納傑赫·米薩維說,“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維護公平正義。感謝中國,感謝中國人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