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王毅談中日「罕見」點名臺灣 劃清「紅線」記取歷史教訓

▲ 王毅外長記者會「罕見」談中日關係,點名別在「臺灣問題」生事。(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於昨7日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佈廳舉行記者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開頭談中美關係與中俄「鐵桿」交情,符合媒體預料中期待。今年「首次」於中日關係QA,特地點出別在「臺灣問題」生事,劍指日本十分「罕見」。王毅的迴應也是有備而來,正告日本「紅線底線」,也顯示「臺灣問題」未來在中美角力和日本執念之下,只會出現「更多問題」。

外長記者會昨7日在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88分鐘的記者會,王毅回答涉及中美關係、中俄關系、烏克蘭危機、臺灣問題等的中外記者關心的23個問題。

王毅「88分鐘QA23個問題」很外交也很時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昨7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今年中外記者會共88分鐘,回答23個問題,相較去年是90分鐘21個問答,時間少了一些,題目增多2題,面向廣泛。

去年大陸科目三舞蹈十分火紅,中阿衛視駐華記者方浩明提問後,王毅回答前反問「你是跳科目三的小夥子,我在短視頻看到過,還繼續跳嗎?」接着點出當年度中國科技民生髮展,比如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到「奮鬥者」號極限深潛,荒漠化治理到低碳生活,從杭州亞運會到貴州村BA。

今年王毅回答更「接地氣」。CGTN記者提問:「從DeepSeek異軍突,看中美科技角力?」王毅談中國科技發展金句回答「哪裡有封鎖,哪裡就有突圍」,並且舉出「兩彈一星」,「神舟」、「嫦娥」,5G、量子計算、DeepSeek,哪吒鬧海。

王毅也在發言中提及「社交平臺上互動」,讓外界聯想今年年初百萬「TikTok難民」加入小紅書,尤其中美網民相互交流彼此生活,許多外國人對於中國進步生活感到訝異,一改過去普遍貧困、髒亂等負面印象。

記者會最後由中新社提問,「網賭電詐等跨境犯罪活動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如何保障國人海外安全?」王毅回答,「臨近邊境的緬北電詐園區已經全部清除」也讓中國民衆以及中泰寮緬旅遊業「吃定心丸」。

上述提問從科技時事、網路社交以及解決電詐犯罪痛點,貼近民生人心話題,穿插在其他嚴肅國際外交問答,讓一般民衆容易理解大國外交政策,也是向外界提醒中國過去一年發展成果與積極作爲。

從「全家福照」到「中國臺灣省」凸顯統一進程

去年臺灣經歷大選,當時兩外長記者會的「臺灣問題」提前至9題發問,由《聯合早報》記者提問「臺灣地區選舉結束後,外界擔憂臺海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是否正變得黯淡?您如何看待當前臺海局勢?」

王毅除了重申「反臺獨」以及國際普遍共識「一中原則。他特地強調,「我相信,大家遲早會看到一張國際社會遵守一中原則的『全家福』照片,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今年臺灣問題排在第13題由《鳳凰衛視》提問,「一段時間以來,個別國家有一種論調,認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不等於一箇中國原則,沒有明確臺灣主權歸屬,沒有阻止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您對此有何迴應?」

王毅先從今年是臺灣光復80週年迴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使臺灣重回中國版圖。」舉出主要戰勝國當年發表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明確規定,要把日本竊取的臺灣歸還中國,日本也宣佈承認《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這些都確認了中國對臺灣的主權,構成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接着,王毅再提,1971年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將臺灣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這一決議徹底解決了包括臺灣在內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最後他稱,「臺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臺灣省』。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絕無可能。」

去年王毅迴應「全家福照」到今年向國際定調「中國臺灣省」,即使我方抗議雙方主權不隸屬,王毅緊扣主要戰勝國當年發表的《開羅宣言》,以及日本宣佈承認《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運用上述歷史事件先確認「中國對臺灣的主權,構成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接着,王毅重申1971年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試圖把2758號決議案與「一中原則」捆綁在一起。

實際上,該決議內文從未提及「中華民國」或「臺灣」,因此西方與臺灣學者後續衍伸出「臺灣地位未定論」,認爲2758號決議適用於聯合國體系,無法限制其他國家與中華民國建立雙邊關係。

王毅有備而來!談中日「罕見」點名臺灣

大陸兩會外長記者會QA「中美關係」一定放首位,中日關係除非有大事,大多排在中後,並且在「臺灣問題」之前,但今年安排順序與迴應極度巧妙,王毅顯然有備而來。

日本共同社記者提問,「去年11月,日本首相石破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秘魯會見之後,日本外相、日本財界代表團先後訪華開始,兩國之間的往來越來越活躍。但是兩國之間還存在很多問題。請問王毅外長,對於當前日中關係有什麼看法?爲了全面推進日中戰略互惠關係,今後還會推出哪些舉措來促成兩國合作?對於日方關於恢復水產品進口、讓日企安心在華營商等方面的擔憂和期望,中方是否有意積極迴應?」

王毅首先強調,全面堆進中日戰略友好關係,並且承諾「日方提出具體關切,中方將秉持負責任態度,依法依規妥善處理。」

話鋒一轉,王毅談及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並且重提當年日本軍國主義曾對中國和亞洲各國人民犯下殘暴罪行,也給日本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提醒日本不可鬆懈,「防止軍國主義陰魂復活」,應當恪守和平憲法精神,繼續走和平發展之路。

王毅重申「一中原則」是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接着提醒「日本仍有人不思反省,與『臺獨』勢力暗通款曲。我們要正告這些人,與其鼓吹『臺灣有事,日本有事』,不如謹記,借臺灣生事,就是給日本找事。」

過去中國都是「劍指」美國打「臺灣牌」,今年王毅回答中日關係「醉翁之意不在酒」,「罕見」點出日本不要在「臺灣問題」生事。仔細觀察王毅回答「臺灣問題」,早就精心安排迴應的脈絡。

王毅先回應「臺灣問題」,以今年是抗日勝利80年週年爲基調,日本戰敗,臺灣光復,接着舉出一系列國際文件,包括聯合國大會通過的2758號決議,核心內容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以及國際普遍認知,強化中國對臺灣主權認定。

接着再點名日本別惹事?以近代史來看,日本兩次對華侵略發動戰爭,殖民臺灣50年之久,即使這段歷史已過去,臺日友好關係從未中斷。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說出「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另一位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也曾說過「臺灣是一個國家」、「臺灣有事,關乎日本生存。」

但近期日本釋出與中國「重修舊好」訊號,一方面又放不下「臺灣問題」,不同於美國大打「臺灣牌」,尤其川普上任更可能以「交易」模式對臺,若兩岸朝向統一之路,遠在太平洋彼端的美國可隨時抽手,日本卻明顯感受戰略地位的壓迫與威脅。

因此,王毅「罕見」在中日關係上點名臺灣問題,也是把中國「紅線、底線」畫的清清楚楚,除了正告日方別在「臺灣問題」生事,提醒記取歷史教訓,才利於日後修補中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