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關鍵限制美債殖利率走揚
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被市場認爲能刺激企業盈餘成長,但外銀示警,川普當選後美國經濟走向「不着陸」的機率越來越大,導致近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居高,好消息是降息趨勢與通膨緩和態勢,可能會限制殖利率進一步上揚。圖/本報資料照片
外銀分析美經濟、利率政策和美債走勢
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被市場認爲能刺激企業盈餘成長,但外銀示警,川普當選後美國經濟走向「不着陸」的機率越來越大,導致近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居高,好消息是降息趨勢與通膨緩和態勢,可能會限制殖利率進一步上揚。
渣打銀行財富方案全球首席投資總監布思哲指出,川普當選後美國經濟「不着陸」可能性愈來愈大,約有40%,「軟着陸」(45%)仍是基本觀點,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只有15%,聯準會3月按兵不動後,預估可能於6月展開首次降息,年底前將基準利率降至3.75%。但通膨是否升溫,仍是接下來降息路徑的最大變數,仍需密切關注聯準會是否因通膨疑慮而放緩降息腳步。
去年通膨預期實際上沒有發生變化,去年第二季到第三季通膨預期有所下降,目前平衡通膨率又回升到2.3%左右,若通膨預期上升到2.5%,恐會對金融市場更具挑戰性,但回升主要來自需求旺盛,顯示經濟擴張動能仍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估計4.75%~5%是壓力區間,應該很難超過5%,若超過恐令股票市場面臨更大的挑戰,近期美國政治變動及就業市場表現強勁,雖暫時推升長期債券殖利率,但降息趨勢與通膨緩和態勢,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未來12個月可能落在4%~4.25%區間。
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範卓雲認爲,美國新政府的關稅和移民政策,爲通膨前景增加不確定因素,導致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性仍維持在高水平,且債券利差縮小,因此早在大選結束後即下調全球投資級債券至中性觀點。
星展集團投資總監辦公室強調,若貿易戰升級並導致全球經濟放緩,聯準會有可能會對經濟放緩作出迴應,並加速採取寬鬆利率政策,使債券有較穩健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