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感衣效果未達標準 下架2款
新北市消保官檢測市售10款涼感衣,「瞬間涼感」效果部分,有2件未達產業標準。(高鈞麟攝)
入秋後仍飆高溫,酷熱難耐,市面標榜「瞬間涼感」的涼感衣成爲熱銷商品。新北市消保官檢測市售10款涼感衣,「瞬間涼感」效果部分,有2件未達產業標準、7件檢測結果小於網頁宣稱數值;商品標示部分,有6件商品不符規定。此外,新北市勞檢處將「風扇衣」納入補助,最高上限3萬元,希望降低勞工在高溫工作引發的工作風險。
市面上各品牌涼感衣價格落差頗大,從1件300多元到上千元都有。消保官鄭忠育說明,檢測是依照業者常標榜通過的FTTS-FA-019「織物瞬間涼感驗證規範」作爲檢測標準,合格標準爲針織物的瞬間涼感熱流量(Q-max)須大於或等於0.130W/cm2,梭織物須大於或等於0.170W/cm2。
鄭忠育指出,檢測10件樣品中有臺灣制「造型剪裁涼感TEE」及大陸制「冰凍循衣」2件涼感效果未達產業標準,已要求廠商先行下架,改善後方能重新上架販售。另8件涼感效果達產業標準,但其中7件檢測結果小於商品網站或包裝上宣稱數值,已請業者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於銷售網頁或包裝上,提供正確充分的商品資訊。
新北市經發局依據《商品標示法》及服飾標示基準查覈樣品標示內容,發現6件樣品未標示進口商資訊、產地、成分及洗燙處理方法等,已函請新北市境內業者限期改正,並全數改正完畢,新北市境外業者違規案件則移請外縣市政府輔導業者限期改正。
此外,新北市勞檢處將熱危害預防神器「風扇衣」等納入補助,鼓勵僱主採購熱危害防護裝備提供勞工使用,以改善夏季戶外作業的工作環境。僱用勞工人數在50人以下,且依法取得工廠、公司或商業營業登記的企業或自營作業者,皆能申請;補助金額分別爲一般企業採購金額50%及自營作業者採購金額80%,最高上限爲3萬元。
勞檢處補充,6月起已啓動熱危害專案檢查,截至7月底止,共有33個營建工地違反熱危害預防規定,除依《職安法》要求限期改善,後續亦將複查確認改善情形,如發現仍未改善者,依法可處3到30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