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要因衝擊 俄擴廠也沒用打造戰機超吃力
有白天鵝之稱的圖(Tu)-160M2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圖/俄羅斯衛星網)
俄羅斯與烏克蘭持續激戰,軍武不斷耗損,要致力擴大軍機生產,但這雄心卻因受制裁導致的零組件短缺,加上勞動力不足,而嚴重受阻。
《新聞週刊》(Newsweek)3日報導,美國商業衛星公司星球實驗室(Planet Labs Inc)提供的衛星圖像顯示,近1年來,位於俄羅斯韃靼(Tatarstan)共和國的喀山航空廠(Kazan Aviation Plant)有擴建跡象。烏克蘭6月出動無人機,執行「蜘蛛網行動」(Operation Spiderweb),導致俄軍約40架軍機受損或被摧毀。據悉喀山航空廠是唯一能量產軍機,以補充耗損的生產基地。然而,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指出,勞工短缺和零組件供應問題已嚴重阻礙生產進度。
專門研究俄烏戰爭的情報分析師魯斯(Oliver Ruth)指出,制裁在短期至中期內「重創」了俄羅斯生產如戰略轟炸機等軍機的產能。
基輔說,6月的無人機「蜘蛛網行動」摧毀了大量俄羅斯用以在侵略烏克蘭中扮演要角的軍機,儘管莫斯科淡化了這些攻擊的影響,但喀山航空廠的軍機生產正面臨勞工短缺和零組件供應的挑戰,顯示俄羅斯在維持航空能力上遭遇困難。
芬蘭國家廣播公司(Yle)率先報導,星球實驗室2024年中至2025年5月間拍攝的衛星圖像顯示,喀山航空廠至少新建或擴建了5棟建築。喀山航空廠負責製造和維修如圖(Tu)-160M、Tu-160M2和Tu-22M3等俄羅斯戰略轟炸機,以及直升機和民航機。喀山航空廠1月宣佈,計劃2025年生產4架Tu-214,2026年7架、2027年17架,而2028年則達28架。
然而,軍事專家埃克倫德(Marko Eklund)分析Yle取得的圖像後指出,新增的生產空間無法解決俄羅斯航空工業面臨的問題。至今工廠生產進度緩慢,2024年只有2架Tu-160M2和2架Tu-160M服役,並曾在烏克蘭發射巡弋飛彈)。「戰爭研究所」指出,這些轟炸機可能已建造一段時間,至於該廠的年產量還不明確。「戰爭研究所」認爲,制裁及零組件和勞動力短缺將繼續減緩俄羅斯的戰機生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