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影像文化周 陸攝影師紀錄臺灣日常風景

朱憲民的作品聚焦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記者陳湘瑾/攝影

第三屆海峽兩岸中華攝影獎頒獎典禮暨第六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31日在浙江美術館舉行。浙江省委常委王文序強調,儘管臺海形勢嚴峻,兩岸交流合作仍會持續。現場並展示大陸攝影師朱憲民「臺灣百姓生活」系列作品,呈現他在1996至2019年間紀錄的臺灣人文與日常風貌。

由海峽兩岸中華攝影獎組委會,第三屆海峽兩岸中華攝影獎頒獎儀式暨第六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開幕儀式31日於浙江美術館舉行。

浙江省常委王文序表示,近年來,浙臺文化、體育的交流合作持續深化,黑神話等作品在臺灣反響熱烈。兩岸各類交流持續熱絡,兩岸同胞越走越近。當前臺海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但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主流心聲。兩岸的交流不會停,不會斷,更不會少。

新黨副主席李勝峰表示,兩岸攝影交流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看到兩岸之間「相同」比「相異」還多,每個人身上都有中華文化基因,辦這個活動很重要的意義之一就是展現同大於異。

此次兩岸影像交流還邀請到大陸攝影師朱憲民展出「臺灣百姓生活」系列作品,據主辦單位介紹,這是他在大陸首次舉辦臺灣作品專題展示,1980年代後期,朱憲民曾數次到臺灣拍攝。本次展覽展出他在1996至2019年期間數次到訪臺灣所拍下的照片,地點包括臺北、花蓮、金門等地,呈現城市街頭、青年羣體、祭典儀式等風貌。

於大學任教的黃女士本次特地來觀展,她告訴聯合報記者,自己曾在2015年到臺北參加臺師大的工作坊,當時對臺灣的印象是人們特別友善。從朱憲民的作品中,她在不同年份的照片中看到歷史感,人與生活的細節則讓人瞭解臺灣的生活,其中有些作品也讓她感到熟悉,回想到當年在臺北的那段時間。

1980年代後期,大陸攝影師朱憲民曾數次到臺灣拍攝。記者陳湘瑾/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