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書畫展紀念臺灣光復80週年 重現「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戰記憶
▲紀念臺灣光復八十週年兩岸書畫展啓動儀式。(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紀念臺灣光復八十週年兩岸書畫展今(17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展覽以「光耀中華、民族復興」爲主題,彙集81位兩岸書畫家作品,以抗戰勝利爲主題,進行不同類型藝術創作。其中,「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書法作品引起許多人拍照留念,這也是當年抗戰時十分著名口號。
紀念臺灣光復八十週年兩岸書畫展出席嘉賓,大陸方面中大陸國臺辦副主任趙世通、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蘇士樹、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徐裡;臺灣方面出席有臺灣中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蔣友鬆(蔣介石曾孫、蔣經國長孫,蔣孝武長子)、臺灣光復紀念協會執行秘書長也是臺北黃埔後人羅至善等人出席。
▼ 趙世通(右二)、蔣友鬆(右一)並列坐。(圖/記者任以芳攝)
▲ 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蘇士樹。(圖/記者任以芳攝)
蘇士樹首先致辭表示,八十年前臺灣重回祖國懷抱,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更是「全體中華兒女揚眉吐氣的光輝一頁」,具有深遠的歷史與文化意義。
蘇士樹指出,本次展出81位書法家作品,詮釋臺灣與大陸之間不可分割的文化血脈。「筆墨雖小,卻能走大道。文藝工作者應以文化人之責任,以藝術之力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他呼籲,兩岸書畫界應以此次展覽爲契機,進一步加強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的力量不可替代,藝術的作用不容忽視。」
▲臺灣光復紀念協會執行秘書長、臺北黃埔後人羅至善。(圖/記者任以芳攝)
羅至善出席並致辭,羅至善指出,八十年前隨着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臺灣正式重歸祖國懷抱,結束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這不僅是臺灣同胞的勝利,更是「整個中華民族反侵略鬥爭的光輝篇章」。在臺灣光復節即將來臨之際,舉辦此次書畫展,正是要「光耀中華、凝聚復興力量」。
他以「懷抱光耀中華民族復興初心」爲主題,強調1945年10月25日臺灣正式重歸祖國,1946年設立臺灣光復節「本次書畫展以筆墨丹青爲媒介,回望臺灣光復歷程、傳遞民族情感。身爲實實在在的臺灣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爲榮。」羅至善強調。
▼ 中央航空學校校訓。(圖/記者任以芳攝)
會後,羅至善接受媒體訪問也表示,這次書畫展十分單純,展出內容都是客觀事實,同時體現出當時抗戰實際情況,現場有一幅書法寫「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體驗當年中央航校的校訓,與政治毫無無關,體現當時抗戰歷史心境跟精神。
談及是否擔心受到陸委會關切或外界標貼標籤?羅至善相信外界都能客觀理解,「這是一個很單純藝術跟文化書畫展。如果被貼標籤都是意識形態的東西,我無法評論,可能每個人的政治立場不同,會貼不同的標籤。」
▲臺灣中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蔣友鬆。(圖/記者任以芳攝)
蔣友鬆也現身兩岸書畫展,但會後他婉拒臺灣媒體採訪。據瞭解,蔣友鬆今年5月24日前往北京圓明園出席「5.24愛國報國 不忘初心」- 曾憲梓紀念日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當時,他表示自己參與對抗戰歷史的研究有10年左右,並且強調「這是一段可以原諒,但是不能忘記的歷史。」
現場許多嘉賓與書畫家爭相與蔣友鬆合影,拍照背景也讓人十分動容,每一幅書法與水墨畫皆以抗戰勝利爲主題。其中,「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書法作品引起許多人拍照留念。
抗戰時著名口號,「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這句話最早出自吳鐵城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初期提出的,淞滬會戰期間傳唱的《淞滬戰歌》歌詞也有出現「一寸血肉一寸山河」。1944年10月21日,蔣中正於知識青年從軍大會上,也曾高喊「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激起許多愛國青年參加青年軍。
▲兩岸書畫展,臺灣作家創作大量出現中華民國元素,包括黨徽、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圖/記者任以芳攝)
臺灣畫家吳信和作品《英烈千秋張自忠上將》,用畫筆紀念我國軍張自忠上將,也是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最高職務將領,二戰同盟國戰死的最高軍階將領之一。民國27年的臨沂戰役,張自忠指揮的59軍鏖戰七晝夜,擊潰日軍號稱「鐵軍」的板垣師團,讓日軍聞之喪膽。
民國29年5月,第三十三師果團軍上將總司令張自忠上將,放以精銳之師進犯襄樊,自忠親倖所部迎戰於方家集衝殺十餘次, 不幸身中五彈,壯烈殉職。
▼臺灣畫家吳信和作品《英烈千秋張自忠上將》。(圖/記者任以芳攝)
▲《抗戰最後勝利》以我國軍大刀隊爲形象創作。(圖/記者任以芳攝)
《抗戰最後勝利》以國軍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爲形象,背後是鮮明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我國軍手裡緊握「大刀」來自臺灣書畫家王愷之手,強調「民族尊嚴不容輕侮,八年抗戰最後勝利。」
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徐裡這次以臺灣玉山作次主題,主要表達兩岸同胞愛國情懷,「兩岸同胞血濃於水,在80年前共同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全面的抗戰的勝利,光復臺灣,玉山是象徵臺灣一個非常重要的標的,我也很高興很榮幸那麼以玉山爲名,進行創作來紀念這次活動。」
▼ 兩岸書畫展現場花絮,圖一爲徐裡創作《玉山》 。(圖/記者任以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