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東湖交流季登場 用鏡頭分享「大陸與臺灣」好吃好玩生活
▲第七屆兩岸(湖北)青年東湖交流季。(圖/翻攝 湖北日報)
記者任以芳/湖北報導
第七屆兩岸(湖北)青年東湖交流季啓動儀式22日在武漢市隆重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400多位青年代表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這一盛會。本屆交流季以「青春有爲·共創未來」爲主題,百位臺灣青年參加,分享自己兩岸所見所聞。恰巧端午節快到了,大陸湖北文旅推介官向紅新也向臺灣朋友們推薦「尋訪屈原足跡」線路,共同探尋兩岸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
活動現場,舞蹈、龍獅表演、歌唱串燒、臺灣歌手獨唱等文藝節目登場。自2016年創辦以來,兩岸青年東湖交流季已累計舉辦約40項活動,吸引近萬名兩岸青年參與。目前,1200多名臺青在湖北學習就業創業,130多位臺灣教師在此任教。
兩岸青年也分享自己所見所聞。來自臺灣彰化的陳冠銚正在華中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讀大四,課閒時間喜歡用鏡頭記錄旅途美景,「希望在兩岸間建立一個真正去互相瞭解的橋樑」。湖北文旅推介官向紅新向他及臺灣朋友們推薦了一條「尋訪屈原足跡」線路,共同探尋兩岸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
武漢熱乾麪、潛江小龍蝦、臺灣蚵仔煎、滷肉飯...來自臺灣的「90後」女孩曾馨卉拍攝臺灣小吃短影音。作爲短影音博主,曾馨卉兩年多來發布了近300篇與兩岸美食相關的影音,跑遍了武漢三鎮,對武漢美食有着獨到見解。
她表示,未來希望紮根武漢,吃遍湖北、吃遍大陸,用鏡頭記錄下這些味道背後的故事,讓兩岸同胞通過美食找到更多同根同源的情感聯結。
大陸奧運冠軍趙芸蕾和世界健身模特錦標賽冠軍史璠均表示,體育交流是兩岸最生動的共同語言,它不僅僅是運動員之間的切磋,還可以跨越很多障礙,成爲兩岸青年之間增進了解、互學互鑑的紐帶。
▲自2016年創辦以來,兩岸青年東湖交流季累計舉辦約40項活動,吸引近萬名兩岸青年參與。(圖/翻攝 極目新聞)
來自臺灣台北的李龍宇在湖北創業,經營一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注科普教育領域。他談到,湖北提供了周到的服務,讓他對創業充滿了信心。如今,他的公司已經覆蓋了湖北省內上百個社區和數十所學校,爲數十萬居民、家庭及青少年提供了科普服務。
張友維是一位「00後」臺灣青年,2021年從臺灣大學畢業後來到武漢,喜歡二次元的他在這個領域探索更多可能性。目前,他的抖音號粉絲超80萬,每週產出3至6條影音,單條最高播放量超3000萬。他的大陸合夥人表示,他們策劃的短視頻既融合了臺灣的元素,又接地氣,讓張友維找到了實現人生價值的新途徑。
▲活動現場,舞蹈、龍獅表演、歌唱串燒、臺灣歌手獨唱等文藝節目登場。(圖/翻攝 極目新聞)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周麗玲教授認爲,以數字技術賦能非遺傳承,讓更多的青年能夠通過創新的方式瞭解和接觸戲曲文化。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童彥婷則希望成立「海峽兩岸非遺活態傳承高校設計研究聯盟」,以非遺與文創爲媒介,加強兩岸高校青年交往,促進兩岸創意產業融合發展。
自2016年創辦以來,第七屆兩岸(湖北)青年東湖交流季已經累計舉辦了約40項兩岸青年交流活動,近萬名兩岸青年參與。湖北將繼續爲兩岸青年成長、成才、成功創造更好條件、更多機遇,讓大家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心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