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秘探「八桂」歷史人文風景 吳璽:瞭解更真實豐富的廣西
▲ 「秘探八桂」聚焦抗戰歷史、廣西文旅觀光創新發展、自然風光等主題。(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桂林報導
2025年「秘探八桂-海峽兩岸媒體廣西行」聚焦抗戰歷史、廣西文旅觀光創新發展、自然風光等主題,大陸國臺辦副主任吳璽昨15日出席活動啓動儀式,她也說自己是第一次來桂林,之後才瞭解「八桂」指的是地域廣大,桂林山水也是中華文化的鮮明標識之一,以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聞名於世,希望透過大家不同的真實視角,讓臺灣民衆瞭解一個更加真實豐富立體的廣西。
本屆活動出席嘉賓有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蔣育亮,大陸國務院臺辦副主任吳璽,廣西壯族自治區臺辦主任侯線紅等人出席活動啓動儀式。
▲大陸國臺辦副主任吳璽。(圖/記者任以芳攝)
吳璽首先致辭指出,桂林山水是中華文化的鮮明標識之一,不僅以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聞名於世,還蘊含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這裡詩情澎湃,流連忘返,留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
吳璽說,「我也是第一次來廣西,來了以後才瞭解『八桂』的八字,它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實數,不是說有廣西有八個地區或者有8個民族,這個八是一個虛數,指的是地域廣大的意思。」
吳璽介紹本次行程,有自然風貌的體驗式的採訪,感受廣西在保護綠水青山,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取得的重要的進展,瞭解當地文旅產業發展,以及深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址,可以體會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重溫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
吳璽也指出,新聞交流是兩岸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岸媒體是增進兩岸同胞相互理解和合作的橋樑。透過真實的視角,讓臺灣民衆瞭解一個更加真實豐富立體的廣西,推動兩岸在文化、經濟等領域的深入交流與合作。
她也充分肯定廣西多年來在深化兩岸交流合作中成果,未來大陸方面將繼續支持桂臺產業合作,推動兩岸青年交流,鼓勵更多臺灣同胞特別是青年一代來桂投資興業,找尋新天地。
▲廣西壯族自治區臺辦主任侯線紅。(圖/記者任以芳攝)
侯線紅則指出廣西與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兩地經貿合作深入,交流往來熱絡。廣西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0屆對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桂臺產業合作深入,尤其在電子、汽配和旅遊等領域。她表示,「廣西將繼續推動桂臺融合發展,進一步加深兩岸同胞的福祉和認同。」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委常委蔣育亮。(圖/記者任以芳攝)
蔣育亮介紹,桂林將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推動兩岸在文化、旅遊和經貿等領域的合作有更新突破。
蔣育亮也提前,2024年一季度,廣西全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8%,大陸正方面正在興建的「平陸運河」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幹工程,建成後將打通西南、中南地區與東盟國家的物流大動脈,提升區域物流效率。
本屆活動昨在廣西桂林開幕,正式啓動爲期4天活動,10多位兩岸媒體人將前往廣西桂林、欽州、南寧等地,包括參訪大陸第一條江海聯運的大運河「平陸運河」,開工建設已經一年多,工程共耗資727億元人民幣,完工後打通廣西的「任督二脈」,提供一條通向海洋的便捷通道,與珠江三角洲地區連接起來,有效促進區域經濟和貿易的發展,一方面也串連與東盟合作商機與物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