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停滯憂誤判? 張志軍重申「九二共識」:阻礙在臺灣當局

▲ 2025年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今(16)日上午於北京舉行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近期大陸舉行多項涉臺活動,2025年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今(16)日上午於北京舉行開幕式,大陸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出席並致詞。特別提到兩岸社團作爲民間力量的重要載體,是推動兩岸心靈契合的橋樑。會後媒體追問海基會與海協聯誼處於「已讀不回」,張志軍也指出,當年兩岸建立海協會與海基會聯繫機制的根本前提,就是堅持「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如今阻礙兩岸正常互動的障礙與阻力,主要來自臺灣當局。

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和朝陽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今16日在北京開幕。近百個臺灣民間社團360多位臺灣嘉賓參加。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會長王紅,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駿出席開幕式及有關活動。

針對臺灣海基會多次表示希望恢復兩岸聯繫,多次透過正式函文表表達恢復聯繫與業務交流,但海協會一直「已讀不回」。對此,大陸海協會會長張志軍會後受訪時迴應,當年兩岸建立海協會與海基會聯繫機制的根本前提,就是堅持「一箇中國原則」「九二共識」,兩岸兩會的交流合作可以順利進行。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圖/記者任以芳攝)

張志軍也強調,「現在問題關鍵是在臺灣這邊,大陸方面一直期望兩岸正常交流合作,特別民間交流 ,「現在阻礙兩岸障礙阻力是來自臺灣當局。」

他強調,只要臺灣方面能夠回到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兩會的交流合作就能順利進行」。

對於外界關切兩岸交流長期停滯是否可能造成誤判?張志軍迴應,「我們一直期望兩岸能夠正常交流合作,尤其是民間交流」,但目前「阻礙兩岸正常互動的障礙與阻力,主要來自臺灣當局」,並強調「這一點媒體都很清楚」。

稍早,張志軍致辭指出,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活動中的重要講話與閱兵式,彰顯了「中華民族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也激發了全體中華兒女的民族精神與團結力量。他強調,「臺灣光復迴歸祖國,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浴血奮戰取得的偉大成果。過去我們能戰勝外侮,今天更不可能讓臺灣再被分裂出去。」

他提到,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雖然複雜多變,但「大陸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步伐堅定不移」,正憑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不斷開創發展新局,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展現勃勃生機。

張志軍進一步表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親望親好」,大陸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關愛並造福臺灣同胞,持續爲臺胞提供同等待遇與更多發展機會,讓他們能夠「分享改革成果」。他指出,儘管近年兩岸關係面臨波折,但「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更加強烈,兩岸民間往來仍充滿生機活力。

他強調,兩岸社團作爲民間力量的重要載體,是推動兩岸心靈契合的橋樑。各界代表應發揮社團影響力,「多傳遞兩岸友好聲音,多搭建交流橋樑」。

最後,張志軍強調,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吶喊至今,縈繞兒般。經過130多年的繼續奮鬥,中華民族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復興夢想。「國家統一是國家是歷史大計,民族大義,家國正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是增進兩岸同胞福祉的必然選擇。」

張志軍呼籲,期盼兩岸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主觀、國家觀,「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

▲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圖/記者任以芳攝)

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高孔廉則回顧多年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歷程,強調「兩岸交流是相互瞭解、互利共榮的康莊大道」。他呼籲面對現今局勢,雙方更應「排除干擾、積極溝通」,透過社團互動促進融合發展,「以實際行動迴應兩岸民衆對和平的期待」。

開幕式現場播放北京城市形象宣傳片,並舉行「愛北京愛臺灣」系列活動啓動儀式。兩岸社團代表共同發表《兩岸社團守護未來倡議》。現場文化交流表演,邀集兩岸藝術家同臺獻藝,透過新民樂、音詩畫、歌舞等節目呈現傳統與現代交融的藝術盛宴,展現兩岸文化共鳴。

▲張志軍、高孔廉一起兩岸市集。(圖/記者任以芳攝)

同日舉辦的兩岸精品市集彙集40家品牌攤位,包括統一、康師傅、北冰洋、紅星二鍋頭等兩岸知名企業,展出北京非遺文創與臺灣特色美食,吸引衆多民衆體驗「京味京韻、寶島風情」。

本屆交流節以「百團牽手 百花齊放」爲主題,後續活動將涵蓋文化尋根、科技創新、生醫健康、基層治理與青年聯誼等五大領域,組織臺灣嘉賓赴北京、天津、山西等地參訪。

▼ 2025年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今(16)日上午於北京舉行 。(圖/記者任以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