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成房間裡的大象
(圖/本報系資料照)
一篇沒有提到兩岸關係的賴清德總統520就職週年演說,引起衆人注意。兩岸關係影響中華民國發展甚鉅,任何國家領導人都不應在這樣具有意義的講話漏了它。事出必有因,值得細究。
賴清德在這幾個月的兩岸作爲偏向強硬,但爲什麼他此次絲毫不提如此重要且日益惡化的兩岸關係?應可排除賴政府評估後認爲兩岸關係已無足輕重,另可排除兩岸主權問題已獲緩解或已經解決,當然更要排除賴政府撰稿時漏了兩岸關係一節。剩下的可能原因不外乎美方或中共壓力,而前者又比後者更爲可能。
川普在5月13日美陸日內瓦經貿會談後的白宮記者會上,突然出現一句「對統一與和平也很好」,已經啓人疑竇,甚至擔心川普及其核心幕僚在臺海政策的態度是否轉變。如今賴清德520講話對兩岸關係毫無着墨,是否因爲華府官員明顯關切其內容會讓兩岸生波,導致臺灣方面被動配合或主動決定全部刪除?
被動配合這很容易理解,就是美方不樂見演說有過激言論,所以直接「建議」賴國安團隊將之按下不表。若是臺灣方面主動決定,則可能是因摸不清楚川普及其核心幕僚的真正想法,爲了避免多說多錯,乾脆將有關兩岸的部分大筆一刪,快刀斬亂麻。
進一步言,民進黨主政下的臺灣,在美國和中國大陸互動架構中的自主性仍頗爲有限,當他們沒有對臺灣投以「關愛眼神」或採取較積極主動的作爲,臺灣纔有一點政策操作空間。蔡英文和賴清德分別都說過臺灣是這盤棋的棋手,這種說法遇到殘酷的外在政治現實,馬上就會被戳破。
最後,必須注意這次演說通篇不提兩岸關係,甚至連民進黨長期用來指涉對岸政權的「中國」也沒出現,不表示問題不存在。
兩岸關係不僅是政治之爭,也是生活制度之爭。目前賴政府仍繼續「去中(華民)國化」的臺灣國族建構,抹滅國家1949年之前的歷史記憶,甚至感謝外力主張決定「中國代表權」的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未決定臺灣地位,刻意忽視臺灣當時已是中華民國一省如此鐵一般的事實。許多類似的政治動作只會讓不放棄以非和平手段統一臺灣的中共當局,反獨急迫感更強,進而在臺澎金馬周邊採取更威脅性的(準)軍事行動。
臺灣和中國大陸經貿連結度極高,人民往來在新冠疫情前尚稱密切,雙方各有優劣。如果生活制度之爭因爲對於對方的不熟識而不復存在,是否將僅剩下容易引起更多緊張的政治之爭?
這次,對賴政府而言,兩岸關係變成西諺「房間裡的大象」,亦即中國大陸變成被刻意視而不見也不討論的重要實體、機會或挑戰。這當然是關心兩岸且想安居樂業的國人的損失。(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