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策/賴總統成中共武力犯臺「加速師」?
上週共軍展開賴總統上任後第三度大規模軍演,演練科目爲封鎖臺灣,並以遠程火箭砲摧毀我重要港口和能源設施。儘管這次共軍機艦更迫近臺灣,多數國人日常生活其實未受任何影響,「馬照跑、舞照跳」。但今日的歲月靜好,不代表未來依然會如此。
從向高中生髮放「青年服勤同意書」、發文宮廟簽署「彈藥預屯點支援協定書」,再到近期賴總統宣示要將國防預算拉昇到GDP百分之三以上,同時密集展開「立即備戰操演」、「全社會防衛韌性演練」,顯然政府也已察覺戰火就在不遠處。
事實上,打從建政第一天起,中共就未曾放棄統一臺灣的企圖。二○二二年中共廿大前,由中臺辦組織編寫的「中國共產黨與祖國統一」專書,引言即明白表示:「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爲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
但對於何時、如何解決臺灣問題,歷任中共領導人不同時期則有不同的說法和作法。
毛澤東一開始試圖以武力解放臺灣,先後發動古寧頭戰役和八二三砲戰,但隨着局勢變化,晚期也逐漸朝向以和平方式解決。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一九六○年五月廿二日,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還說過:「解放臺灣的任務不一定要我們這一代完成,可以留交下一代去做。」
鄧小平除提出「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更多次說過臺灣問題可暫時擱置。前駐美大使沈劍虹在「使美八年紀要」一書就提到,一九七八年十月底,中共和美國建交談判緊鑼密鼓進行時,鄧小平告訴到訪的日本訪賓,中共並不急於解決臺灣問題,「可以等待十年,如有必要,可以等待一百年」。
習近平上任後,二○一三年十月六日會見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時表示,兩岸政治分歧問題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二○一九年一月二日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週年紀念會上,習近平重申此一論點,雖已顯露出與臺灣展開政治談判的急迫感,但仍無具體時間表。
然而自二○二一年三月,時任美國印太司令戴維森在國會聽證上稱,解放軍可能在二○二七年具備攻臺能力後,迄今至少已有五位美國高階將領或官員提出類似警告,而國軍今年漢光演習同樣以二○二七年共軍侵臺爲想定發展基礎。
網上不少人稱當今中共領導人是「加速師」,但大陸對於臺灣問題從可以等上百年,到今天的迫在眉睫,民進黨兩任總統,尤其是賴總統何嘗不是扮演着「加速師」的角色?若「D-Day」果真在後年某日降臨,屆時廣大臺灣民衆就將深刻體會到,什麼是「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