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奧會主席會面 針對共同維護「奧運模式」權威交換意見
陳映竹奪下中華隊在亞冬運史上首面獎牌。(資料照/中華奧會提供)
據《中國體育報》今天(10日)頭版報導,2月8日,中國奧委會主席高志丹會見參加哈爾濱亞冬會的中華臺北奧委會主席、代表團團長林鴻道一行。雙方就哈爾濱亞冬會參賽、共同維護「奧運模式」權威和穩住兩岸體育交流大局等共同關心的議題深入交換了意見。
不過,報導中並未依照「奧運模式」,也就是「中華臺北」稱呼來自臺灣的運動員,而是用「中國臺北」。
根據1981年瑞士洛桑協議,按國際奧會規則,我方正式稱謂是「中華臺北」,運動員入場時,司儀按此規定唱名「中華臺北」,但因兩岸情勢不佳,在2017年開始,大陸官員和媒體刻意使用「中國臺北」。
本報記者2022年曾在國臺辦例行記者會提問,爲何有此差異?時任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未正面迴應,僅稱,關於臺灣參與亞運會或相關安排,有現成的「奧運模式」。
報導稱,高志丹8日會見林鴻道一行時,雙方一致認爲,體育是聯繫兩岸同胞的重要橋樑紐帶,在當前形勢下更應發揮體育獨特作用,爲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增進兩岸同胞情誼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奧委會歡迎臺灣體育界特別是冬季項目運動員來大陸訓練參賽,利用大陸先進體育場館設施提升競技水平。
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劉國永、周進強等參加會見。
這是高志丹和林鴻道在最近一個月內第二次「碰面」。1月22日,第25屆兩岸體育交流座談會以網路視訊會議方式舉行。當時高志丹和林鴻道出席並致詞,中國大陸奧委會副主席李靜等兩岸奧委會負責人蔘加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