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友金屬Q3合併營收3.6億元 年增28%
聯友金屬第三季合併營收表現亮眼,主要在於鎢酸鈉出貨價格(換算臺幣售價)較去年同期增加51%,以及今年新產品——電池級硫酸鈷放量出貨。其中在鎢酸鈉方面,由於大陸爲全球最大鎢金屬生產國,佔全球超過8成的鎢精礦產量,於今年初起對鎢金屬產品出口審批與管制全面趨嚴,且大陸國內鎢礦採掘配額較去年縮減約4,000噸、老礦品位下降以及環保監管趨嚴,造成全球鎢金屬供給持續短缺。
此外,應用領域拓展帶動需求端的增長是鎢價暴漲的另一主要驅動力。其中,晶矽切割金剛線用光伏鎢絲滲透率從2024年的20%升至2025年的40%,預估未來全球需求量超過4,500噸;動力電池領域方面,鋰電池正極添加鎢提升能量密度,2025年消費量年增22%,達1,500噸;核聚變商業化加速,大陸的核聚變市場對高性能鎢合金、含鎢鉬的高熵合金等鎢製品的需求預計超過上萬噸;軍工、電力建設及養護無人機結構件需求、全球戰略儲備爭奪等因素帶動新一波鎢金屬價格上漲。今年前三季國際鎢金屬報價上漲超過70%,帶動公司鎢酸鈉出貨價格持續增溫,以目前全球鎢金屬相關產品供不應求狀況來看,第四季鎢酸鈉出貨價格可望維持高檔。
而在電池級硫酸鈷方面,國際鈷金屬報價截至9月底已較年初上漲超過60%,主要在於全球最大鈷金屬出口國剛果,自今年2月起實施出口禁令,雖該禁令預計10月15日結束,但將轉爲實行出口配額制,今年剩餘時間允許出口約1.8萬噸鈷,2026年和2027年年度配額爲9.66萬噸,其中10%將留作國家戰略重點項目,遠低於2024年全球使用量23.7萬噸;且今年8月下旬,美國國防後勤局(DLA)計劃採購價值最高達5億美元的鈷,用於國防儲備,以確保關鍵礦物供應,根據國防後勤局8月20日公佈的招標文件顯示,其正在尋求未來 5 年內約7,480噸合金級鈷的報價,金額範圍由200萬美元至5億美元不等,藉以確保關鍵礦物供應,這意味着全球鈷金屬供需失衡將持續惡化,將持續推升硫酸鈷市場價格上漲。
聯友金屬以稀有金屬回收冶煉爲核心的業務模式,在傳統鎢金屬及鈷金屬供應受限的情況下,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優勢。公司能從廢舊硬質合金等二次資源中提取高純度鎢酸鈉與電池級硫酸鈷,不僅降低了對初級礦產的依賴,也符合全球綠色供應鏈和循環經濟的趨勢。
聯友金屬規劃第四季將推出更高值化的金屬鈷粉產品,主要供應給下游硬質合金製造商。目前金屬鈷粉已完成下游客戶的終端產品認證,預估第四季首批出貨量約10~15噸規模。由於金屬鈷粉需具備高純度與穩定性,技術門檻高,產品毛利率亦較高,預估隨金屬鈷粉量產銷售,將成爲公司營運成長的另一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