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醫推動多元友善溫柔生產 首例水中生產寶寶慶滿月

院方準備蛋糕爲寶寶慶祝滿月。(圖/北市聯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於4月5日,在助產師及醫師共同照護下,蔡小姐以水中生產方式順利誕下1名男嬰,是聯醫成立20年首個水中生產的寶寶,在寶寶滿月的當天,適逢5月5日助產師節,同時是護師節暨母親節前夕。蔡小姐分享,在水中生產是最自然、寶寶也最爲舒適的過程,感動的說終於在第三胎完成水中生產的夢想。

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現正積極培育助產人員,推動「友善多元溫柔生產」,依循醫師與助產師的團隊合作照護模式,核心在於尊重孕產婦的需求、參與生產過程的決策,確保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獲得支持與關懷。助產師林鬱晴也形容,助產師像旅行中的「地陪」,陪着產婦一起旅行,旅途中想去哪裡、想吃什麼,地陪都會提供建議和選擇,但決定權永遠在旅人自己手上。

婦幼院區指出,本次生產過程充分展現以家庭爲中心的溫馨生產模式,個案全家在產前必須先「上課」,瞭解水中生產的注意事項,先生及5歲姐姐、4歲哥哥當天也在產房內全程參與,由小哥哥親手爲弟弟進行斷臍,象徵着家庭新成員的加入與傳承。

蔡小姐回憶,首胎她不敢下水,第2胎來不及下水,這次選擇到婦幼院區以水中生產方式產下第3胎,對她來說是圓夢之旅,整個過程很平安、順利,從急診室到產房都受到很多的幫助。

聯合醫院副總院長林陳立表示,近年生產過度醫療化,緣由當然是安全考量,但過度醫療化就少了人性溫暖面,所以如果能在安全的考量下,也可以讓生產很自然,那就是個值得前進的趨勢,過去國內好像不太容易實施,今年終於能夠在公立醫院跨出這一步,未來他也希望要有生產計劃書,所有過程都是在孕婦、醫師、助產師一起討論下做決定,讓孕產婦獲得完整孕產期知識,掌握整個懷孕及生產的過程,尊重個案自主性。

聯合醫院總院長王智弘說明,字面上可能較難理解多元友善溫柔生產的意思,其實過去生產都以醫師爲主,現在要推動的是,由助產師在一旁輔助、直接加以接生,未來聯醫婦幼專責醫院也會持續推動溫柔生產,逐步推動專責功能,以婦幼照顧爲主,希望爲所有婦女、小孩的幸福盡上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