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創投宋春雨:去年曾聯繫DeepSeek投資 但對方沒有融資規劃

騰訊財經 特約作者 祝玉婷

編輯 劉鵬

2月21-23日,2025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年會在黑龍江亞布力召開。本屆年會的主題是“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

聯想創投合夥人宋春雨在亞布力論壇上與騰訊財經分享了對DeekSeek的關注與看好,也分析了爲何認爲2025年是智能體元年。他表示,未來五年會是一個硅基智能帶來的AGI新時代,因此聯想創投會在全戰略AI上做投資。

宋春雨回憶,在開源大模型中,有兩家企業進入到聯創創投的視野,其中之一即爲DeepSeek。在2024年3月,聯想創投曾與對方想要投資,但DeepSeek並無融資規劃。

隨後,聯想創投在2024年4月投資MoE架構鼻祖Mistral,也迎來非常看重MoE架構的DeepSeek團隊的關注並開會討論。

在這樣的接觸下,宋春雨評價稱,“我們覺得這個團隊非常與衆不同。樑文鋒是一個完美的中國AGI領軍者。他做大模型是個人信仰和愛好,並不是主業。他在OpenAI發佈ChatGPT後就果斷投身這個領域,我認爲非常了不起。”

孫春雨表示,如果有機會,仍然對DeepSeek的投資感興趣,聯想創投也剛剛發佈了基於DeepSeek的大模型一體機,服務於客戶。

雖然未投資DeepSeek,在聯想創投近年來擁抱AGI浪潮,宋春雨透露,“從中國人工智能的低谷期開始,我們一直在投這個賽道,現在已經投出AI的半壁江山了。”

談及“2025年是智能體(Agent)元年”的觀點,宋春雨表示有三方面的依據:

一是大模型的智能水平可以進行商業閉環;

第二,機器的每token成本要足夠低。英偉達也表示未來十年要把算力成本下降100倍,這是非常大的出發點;

第三,需要一個現象級的大模型應用,DeepSeek就是中國版的ChatGPT,這一點毋庸置疑。

“這三個條件合力,我認爲2025年是AI應用的元年,但是元年會不會出現Super APP?我認爲不一定。”至於原因,宋春雨分析了兩個關鍵點:一方面是大模型非常吃數據,必須要有更多的行業數據;另一方面,大模型是不具有用戶粘性的,“從豆包換到DeepSeek只需要兩天時間。”

談及具身智能,他認爲現在應該要有具身智能專屬的大模型。

他分析:“從我們現在研究的角度,也是目前科技創業公司、大廠主攻的方向,因爲語言大模型已經驗證了,但具身智能大模型還沒得到驗證,但我們很相信這件事情。”

未來3-5年,人形機器人會在哪些細分場景跑通商業模式?宋春雨表示需要能在有限的場景下泛化。

第一,比較看好物流領域,例如搬運、分揀等;第二,看好輪式機器人,未來會有很多應用場景;第三,看好四足機器人。

在人形機器人方面,聯想創投也進行了廣泛的投資,比如星海圖、逐際動力等。“未來也會持續關注並繼續投資人形機器人企業。”宋春雨表示。

對於智能體對人工的替代,宋春雨分析,智能體的核心是數據,實際上就是替代人,如果某個人從事的工作主要就是處理數據,那麼他的工作就會被替代。是否會被規模化就看這個工種的每小時的價值,這可以通過算法來計算,比如司機/律師/分析師等,不同的工種,每小時的價值不同。

在AI投資方面,宋春雨也有過失敗的判斷。

他回憶,失敗案例主要發生在AI“1.0時代”,失敗原因是中國沒有很好的軟件生態,與美國的差別較大。“美國可以是AI賦能到行業,最終就賣光盤或賣SaaS,但在中國賣不出去,因爲中國的中小企業沒有錢,沒有付費意願,所以中國在AI和行業結合的軟件生態裡非常不友好。我認爲本質原因是,中國目前的人工比美國便宜,大概差一個匯率(7倍),因此核心還是ROI,AI可以帶來的效率提升,美國是乘以7的效率。”

展望未來3-5年,宋春雨表示聯想創投肯定會在全戰略AI上都要做投資。“一方面是底層算力,我們會特別關注新型計算架構,也會關注半導體產業鏈上游的一些技術;第二也會繼續關注大模型,因爲大模型的演進太快了,強化學習的範式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