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效應/內部創業 先創造同仁價值

常見連鎖企業與加盟店間發生糾紛,所以有些連鎖企業對於發展加盟,總是躊躇不前或是堅持直營。其實,加盟發展策略本身並沒有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某些總部的出發點與價值觀的偏頗。

無論直營或加盟連鎖,其目的都在建構自有品牌通路,通路必須具備規模,試問:沒有規模算什麼連鎖?因此一個先決條件就出現了,那就是通路布建的有效性,白話就是門市店舖是否賺錢?能否跨越生存線?並且愈經營愈好。

四種連鎖總部,即管理型、供貨型、開店型和教練型,前兩者的發展和門市獲利息息相關,店店獲利才能進一步創造連鎖通路的價值;後兩者則只是師父領進門,也就是開店方法的傳授而已,談不上長期連鎖品牌發展。

實務上,直營連鎖也經常採行類加盟的方法,最主要就是連結創業家精神,讓更多具備想法和衝勁的年輕團隊爲品牌所用。

直營連鎖所採行的類加盟方案或稱內部創業,其模式可概分同仁出資或不出資,基本上均以開店爲主要標的,分述如下:

一、同仁出資

1.出資佔小股:基本上將開一家店所需資金切分爲若干單位,多爲五或十單位,同仁可依職務認股,股東權益與一般股東無異,若中途離職,須售回股票給公司。

2.出資佔大股:員工單店持股高於公司,有些公司爲激勵同仁,會採公司先壂資,同仁再分期償還的方式,降低同仁籌資壓力。

二、同仁不出資

1.一般分紅:公司法235-1條明定公司應在章程中訂定當年度獲利狀況之定額或比率,分派員工酬勞。因此一般公司多訂獲利10%至15%,作爲員工分紅。

連鎖企業爲有效激勵同仁,多會加碼先分配門市獲利,再分配公司獲利,如王品(2727)各店同仁可先得單店獲利的33%。

2.大比例分紅:少數連鎖企業會以門市大比例分紅來激勵同仁,帶動其追求高成長的動力,例如斯朵利髮型的門市分紅比例高達五成。

同時向內部訴求成爲公司不出資的老闆,鼓勵同仁創新提案或開發新品牌。

以上內部創業出資類型分析,可得出一個結論:若門市經營不獲利,每一種類型均會失效,「有得分」才能「得分」。

先創造同仁價值,再用以創造顧客價值,而最終公司價值也得以實現,畢竟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缺乏人才比面對加盟糾紛更可怕。

加盟是解決開店人才問題的積極方案,如果有更好的人才解決辦法,就像捨得分的公司,那麼加不加盟,真的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