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高溫 北市府首啓動熱浪預警 跨局處推降溫措施

近日各地氣溫炎熱,北市府30日首度啓動今年熱浪預警機制,並指示10局處執行高溫應變措施,以減輕市民受到高溫的負面影響。(北市環保局提供/徐佑升臺北傳真)

近日各地氣溫炎熱,北市府30日首度啓動今年熱浪預警機制,並指示10局處執行高溫應變措施,以減輕市民受到高溫的負面影響。(北市環保局提供/徐佑升臺北傳真)

近日各地氣溫炎熱,臺北市因臺北盆地中央因地形下凹,導致容易蓄熱,多日出現高溫36度,中央氣象署30日發佈高溫資訊,臺北市爲橙色燈號,北市府也因應發佈今年首次熱浪通報,並啓動熱浪預警機制,指示10局處執行高溫應變措施,以減輕市民受到高溫的負面影響,並提醒民衆應注意室外防曬與室內通風,避免受到熱傷害。此外,北市交通局也將於7至8月縮短號誌紅燈秒數,減少行人與機車騎士曝曬時間。

環保局表示,隨着全球升溫趨勢,高溫發生的頻率漸增,臺北盆地中央因地形下凹,導致容易蓄熱、散熱不易,爲因應城市熱島效應的高溫情形,市府自2016年起建立熱浪預警機制並納入地區災害防救計劃,並參照中央氣象署發佈之高溫資訊,黃燈時注意警戒,以橙燈及紅燈作爲熱浪預警標準,通報相關局處啓動高溫因應措施。

環保局指出,市府因應高溫共通報10個局處啓動相關因應措施,包含環保局以回收水執行高溫道路灑水工作;公園處進行公園綠地植栽澆灌,以調節都市微氣候;勞動局進行戶外工作者的勞動檢查,社會局啓動獨居長者關懷服務,以照應易受熱危害的高危險羣;教育局進行預防熱傷害宣導,通知各級學校調整戶外課教學地點;衛生局及市場處加強衛教宣導及緊急醫療、輔導食品業者及市集、攤販集中場所食品安全宣導;水利處及衛工處操作截流設施及污水處理系統,提升河川自淨及涵容能力;消防局整備緊急救護,以因應各種緊急救援情況,以降低高溫帶來的潛在危害。

環保局說明,爲減緩高溫衝擊,除啓動預警機制外,市府持續提出各種降溫策略,包括推動城市降溫計劃,將「熱不舒適」之都市現況,調適成「體感涼適」的環境。例如設置公園兒童遊戲場遮陽設施,提供可遮陽場地供市民遊憩;補助轄內住宅、社區張貼玻璃隔熱膜及更換省電空調,並推動臺北淨零新生活,引導市民朝永續綠色消費,包括食、衣、住、行、育樂、購等從行爲模式改變。

此外,爲體諒機車族及行人在高溫等待紅燈之不適,北市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將於今年夏季7至8月的上午11時至下午2時縮短740處路口號誌紅燈秒數,平均縮短21秒,以減少機車騎士及行人曝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