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3大噩耗,特朗普承認美國有困難,萬斯強調:他沒想對華開戰

美股跌了,美債爆雷了,就連特朗普的“鐵粉”阿根廷也選擇和中國續簽貨幣互換協議,三大噩耗接踵而至,特朗普終於忍不住承認美國現在遇到困難了。看起來,美國這隻紙老虎,正被全球經濟風暴撕得七零八落。曾經高喊“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如今卻不得不面對內外交困的現實。問題是,他能不能找到出路,還是隻能繼續硬扛?

先說說這事背後的大背景吧。中美貿易戰打了幾年,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美國這邊,靠着加徵關稅和經濟制裁,試圖全方位壓制中國;中國則以韌性和定力穩中求勝,慢慢打出了自己的節奏。

兩國之間的較量,本質上就是誰更有耐力,誰在國際上更能拉攏朋友。如今,局勢發展到這一步,特朗普的優勢似乎越來越少。

美股、美元、美債是美國經濟的命脈,然而近期,這三大支柱紛紛遇上麻煩。美股大跌,美元承壓,美債拋售潮一波接一波,搞得美國財長天天喊救命。與此同時,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卻在悄然增長,尤其在拉美、非洲等地區,許多國家紛紛選擇和中國合作。這種反差,直接讓美國政府內部亂成了一鍋粥。

那麼,三大噩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先說美股。就在幾天前,特朗普宣佈暫停對75個國家的對等關稅,這一消息一度讓市場歡呼,美股短暫飆升,但好景不長,股市又迅速回落。

投資者似乎對特朗普的政策失去了耐心,大家都在擔心美國經濟的基本面到底行不行。這種信心的喪失,不是短期政策能挽回的。

再看看美債。4月10日,美國國債遭遇拋售潮,今年6月即將有6萬億美元到期,而市場上的持債人紛紛選擇拋售。甚至連日本這樣的美國鐵桿盟友都疑似加入了拋售行列。

日本可是美國的最大債主之一,這一舉動無疑給了美國政府一記重拳。美債危機的背後,是全球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深深擔憂。

最後是阿根廷的“背刺”。阿根廷總統米萊本來是特朗普的忠實支持者,但就在這關鍵時刻,阿根廷央行卻選擇和中國續簽貨幣互換協議。這意味着阿根廷在國際金融合作上更加傾向中國,這對美國的經濟霸權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尤其是拉美地區,一直是美國的重要勢力範圍,現在卻逐漸向中國靠攏,這讓美國非常焦慮。

隨着這三大噩耗的到來,特朗普政府內部的矛盾也開始激化。不同派系之間意見分歧,尤其是在對華政策上,爭論越來越激烈。特朗普團隊裡有一批鷹派,他們主張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行動,甚至不排除軍事對抗。然而,也有一些理性派,比如副總統萬斯,他明確表示,美國不能和中國開戰。

萬斯的態度非常鮮明。他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批評五角大樓的鷹派,認爲他們的想法太瘋狂了。他強調,特朗普總統希望和平,而不是戰爭。

萬斯的觀點其實很現實,美國如果選擇和中國開戰,那後果可能會更加嚴重。經濟上的壓力已經夠大了,再加上軍事衝突,只會讓美國更加被動。

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對美國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歐盟已經明確表示,如果90天內無法和美國達成協議,他們將對美國產品加徵25%的關稅。這種強硬的表態,直接讓特朗普陷入了兩難境地。一方面,他需要對內穩定經濟,另一方面,他還得應對來自盟友的壓力。

隨着矛盾的升級,特朗普終於承認,美國現在確實遇到了困難。這一番話看似平靜,但其實透露了很多信息。過去幾年,特朗普一直以強硬姿態面對外界,從未公開承認過美國的弱點。這次罕見的低頭,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現在擺在特朗普面前的,是兩條路。

第一條路,對中國示軟。特朗普可以選擇降低對華關稅,緩和中美關係,甚至主動尋求合作。這條路短期內可能會讓美國經濟喘口氣,但從長期來看,這意味着特朗普放棄了一直以來的強硬立場,對他的政治形象可能會有影響。

第二條路,繼續硬扛。不管是加大對中國的經濟制裁,還是強令美聯儲降息,特朗普都可以選擇繼續強硬。但問題是,這條路風險極高,不僅會加劇國內經濟危機,還可能讓更多國家倒向中國。一旦失去國際支持,美國的處境會更加艱難。

目前來看,特朗普還沒有做出明確選擇,但時間已經不多了。歐盟的90天期限,6萬億美債的壓頂,都讓特朗普政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而副總統萬斯的發聲,似乎在暗示美國的最後底線——不和中國開戰。也就是說,哪怕經濟上再困難,美國也不敢選擇與中國正面衝突。

這一局面,對中國來說,其實是一個窗口期。美國的內外矛盾,讓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更加鞏固。尤其是像阿根廷這樣的國家,主動選擇和中國合作,說明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已經開始改變全球的格局。下一步,中國如何利用這一優勢,進一步推動國際合作,將成爲關鍵。

美國的強硬姿態到底還能撐多久?特朗普政府的內訌、盟友的離心、經濟的下滑,這些問題一個接一個,彷彿在層層剝開美國的外殼。曾經的全球霸主,如今卻在經濟戰中顯得如此疲憊。

我們不禁要問,美國真的準備好面對新時代的挑戰了嗎?或者說,特朗普能否找到一條既保住面子又穩住經濟的出路?答案可能沒有那麼簡單。